古代文学 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唐四杰:名词解释 (人名+成就) 王勃、卢照邻、杨炯、骆宾王,他们有变革文风的自觉意识,反对纤巧绮靡,提倡刚健骨气,代表了当时文学革新的方向,力求摆脱齐梁诗风,突破宫体诗的狭小范围,扩大了诗歌的题材,加强了诗歌的抒情性和艺术表现力,在诗歌的题材、风格、形式上都有新的开拓和贡献。 a.题材上“由宫廷走向市井”,“从台阁移至江山与塞漠”,举凡离别、怀乡、边塞、市井生活、山川景物等皆入诗,内容上代表了当时文学革新的方向。 b.风格上与宫体诗的绮靡不同,而是真实情感的抒发,或开朗豪放、积极进取,或悲凉雄放、铺张扬励。 c.诗体上王、杨长五律,卢、骆长于七言歌行,改造了宫体诗,确立了“四杰体”。 d.创作上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杨炯的《从军行》,卢照邻的《长安古意》,骆宾王的《帝京篇》、《在狱咏蝉》等,都是优秀之作,代表了矫正宫廷诗风的成就。 2、陈子昂的诗歌理论(简答) 陈子昂提倡“风雅”“兴寄”和“汉魏风骨”,主张恢复汉魏风骨和风雅比兴美刺的兴寄传统,反对齐梁诗风,倡导“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的诗歌美学风范。此序成为唐代诗歌革新的基本纲领,为唐诗的健康发展确立了正确的方向。 山水田园诗代表:王维和孟浩然 4、王维的诗歌创作 王维的一生以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罢相为分界,前期有政治热情,诗多慷慨英发之气,风格雄浑博大,后期则消极避世,隐逸山林,多山水田园诗,风格幽邃空静,多禅趣。 第一类:山水、田园诗,如《山居秋暝》、《渭川田家》、《鹿柴》等 第二类:游侠、边塞诗,如《使至塞上》、《观猎》、《少年行》等 第三类:乡情、友情、爱情诗,名作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杂诗》其二、《送元二使安西》《相思》等 第四类:政治感遇诗,有《寓言》其一、《偶然作》其五等。 5、边塞诗代表:高适与岑参 6、岑参的诗歌创作特点 A、以边塞诗为主。岑参两度出塞深入西北边陲,是其一生中最有意义的壮举。《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诗,将西北荒漠的奇异风光与风物人情,用慷慨豪迈的语调和奇特的艺术手法,生动地表现出来,别具一种奇伟壮丽之美。 B、岑参边塞诗突破了以往征戍诗写边地苦寒和士卒劳苦的传统格局,极大地丰富拓宽了边塞诗描写题材和内容范围。 C、岑参边塞诗,艺术表现上,借鉴了高适等人七言歌行纵横跌宕、舒卷自如的体式而加以创新,形式接近乐府,但完全不用乐府古题而自立新题,用韵十分灵活,不仅意奇、语奇,还兼有调奇之美。 D、岑参的边塞诗想象丰富,奇情壮采,节奏多变。语言瑰奇壮丽;风格奇丽雄放,富有浪谩气息。 岑诗以“奇才奇气”写“奇情奇景”,妙在一“奇”。 7、李杜重点 8、大历诗风 名词解释(代表+特点) 大历诗风是指大历到贞元年间活跃于诗坛上的一批诗人的共同创作风貌。主要表现孤独寂寞的心境、宁静淡泊的情趣、细致省净的意象、清雅高逸的情调 大历十才子:卢纶与吉中浮、韩翃(hong)、钱起、司空曙(shu)、苗发、崔峒(tong)、耿湋(wei)、夏侯审、李端皆能诗,齐名,号‘大历十才子 9.、新乐府运动 名词解释 新乐府是一种自命新题写时事的乐府诗。所谓新乐府运动,是始于杜甫、为元结和顾况等人承袭、白居易与元稹继而积极倡导的乐府诗歌运动 10、白居易《长恨歌》诗歌主题(简答) 以“长恨”而表现了爱情的长存,点明了全诗的主题。《长恨歌》就是歌“长恨”,“长恨”是诗歌的主题,故事的焦点,也是埋在诗里的一颗牵动人心的种子。而“恨”什么,为什么要“长恨”,诗人不是直接铺叙、抒写出来,而是通过他笔下诗化的故事,一层一层地展示给读者,让人们自己去揣摸,去回味,去感受。 B、细美幽约的情调。情思意绪与精美之物相结合,多采用幽微隐约、迂回曲折的方式。 C、注重表现主观感受和心灵世界。 D、独特的意象及其组合、用典,形成了作品的多义性。 一.情致深蕴,构思细密。深刻,细腻的情感表达是李诗的一个明显特点;李诗的抒情,较少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而特别致力于婉曲见意。 二.工于比兴,寄寓深远。李商隐将比兴、象征和寄托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意境曲折,寓意深远,韵味隽永的独特意境。 三.语言清丽,对仗精工。李诗通过深婉、清丽的语言渲染气氛,表现个性鲜明、丰富多样的人物形象;对仗严谨而又形式多变。 四.长于史事,善于用典。李商隐不仅用典工切严密,而且擅长对典故的内涵加以增殖改造,用典的方式也别开生面。 综上所述,李商隐诗歌的特点是用细腻的感情,清丽的语言,精当的用典及比兴手法,婉曲含蓄地反映深刻的社会主题。 代表作《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

文档评论(0)

dart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