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拍出人物精气神《六十四年守墓情》这部片子是我们在2013年制作的,讲述的是我们定南县龙塘镇龙塘村老党员郭初辉义务守护烈士墓64年的感人故事。在制作中,为了剥去世俗加给人物的种种外衣,把最真实、生动的郭初辉表现出来,我们对人物进行了长期的深入采访。走进人物的生活深入采访的第一步是了解主人公的生活,因为只有设身处地、将心比心,我们才可能了解主人公的真实情感,找到心中能够与主人公共鸣的部分。郭初辉这个人物被宣传出来以后,很多媒体蜂拥而至采访他,关于他的新闻报道也开始大量呈现于荧屏与报端。人们以诧异的目光打量着他,心中感叹着原来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竟然还有这样的人和事。现实往往有着幽默的一面,当这个人还只是个生活在我们身边默默无闻的人时,他做的事情竟并不使我们如何惊奇;可是当这个人物有一天走出我们的视野,在社会公众的目光中加冕,我们却感到了陌生,甚至不确定人们所说的是不是我们所认识的那个人。艺术的世界里不存在绝对的真实,所以,对于观众来说真正认识一个人是如此之难,对于编导者来说真实反映一个人也是如此之难。在反复思索了很久之后,我们不得不痛下决心,把一切既有的媒体报道通通“忘却”,把我们对人物的认识还原到“出厂状态”,从头开始去走近郭初辉、观察郭初辉。因此,我们开始了与主人公同吃同住同行,在前后一个多星期的时间里,完全成了郭初辉家庭生活中的一员,和他一起生活、工作,听他回忆当年的往事,慢慢走进他的内心、聆听他的心声。时间长了,媒体加持给他的光环在我们的眼中逐渐淡化,我们面前呈现出的是一个在平常岁月中用心生活的老人,把自己的情怀寄托在了一座烈士墓上。体验人物的工作真实是党教片的生命,作为拍摄者我们不但要真实地再现我们所看到的、所了解的,而且要适度代入主人公的角色,从而更加了解主人公所面对的环境,将心比心地揣摩主人公的心境,这有助于我们认识主人公最真实的本质。这样的采访和拍摄才是最为深入的,所呈现出的事实才是最真实、最打动人心的。与郭初辉一起扫墓,不仅是拍摄的需要,也是我们进一步了解人物的必要功课。清理纪念碑周围的杂草,细扫地上的落叶,擦去碑身的尘灰,这是老人每次去烈士墓必做的“功课”。这些“功课”看似简单容易,可要坚持64年就不简单、不容易了。我们和老人一起做这些事时感受最深:扛着扫墓的工具沿着村路拾级而上,走到山头上面的烈士墓碑前,这段路虽不算长,但却蜿蜒曲折、湿滑难行,尤其在雨天,一不小心就会跌倒。一路上我们小心地擎着摄像机,生怕一个闪失把摄像机甩飞出去。来到墓碑前,开始打扫,打扫后要用细麻布擦掉墓碑上的灰尘,用力既不能重也不能轻,要保证擦得干净,但又不致磨去碑上的字迹。所有这些事都需要细致耐心,做上一两次还没什么,但六十多年中每周重复做一次,却让人很难想象。跟随郭初辉去过几次后,我们心里非常感慨:他怎么沉得住气、耐得了心啊?在我们看来这枯燥得难受,可对于郭初辉来说却习以为常。他平静如水,不动声色地默默做着这些事,每一个动作中都带着一种生怕惊扰的谨慎;尽管六十多年来他无数次地看过碑上的字迹,但每次审视仍然充满崇敬。由此我们发现郭初辉身上那份我们所没有的超脱,怀抱着我们所缺乏的那种纯粹的信仰超脱于世俗。探寻人物的内心不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人物的作为就没有充分的合理性,观众也无从去了解人物,即使我们堆砌了大量的事实,片子也不会显得真实。所以要反映真实,关键还是要展示真实的心灵,让观众在理解之余,感到世上应有其事、应有其人。在今天这样一个信仰缺失的社会,出现了郭初辉这样一个人,群众的第一反应并非赞叹,而是怀疑:这是真的吗?所以我们必须要在片中阐明郭初辉为什么这样做,为什么能坚持做了这么多年。郭初辉12岁的时候,定南解放。在解放定南的战斗中,解放军战士赵俊为了掩护战友壮烈牺牲。躲在一个裁缝店里的郭初辉亲眼目睹了这场战斗,心中受到强烈震撼,从此决心守护他与村民们亲手埋葬的赵俊烈士的坟墓。每个人心中,都曾经有个英雄情结,郭初辉肯定也有过。世事变迁,郭初辉不可能成为英雄,但对解放定南的英雄的感激和崇敬使他成了“红色守陵人”。后来的数十年风雨中,郭初辉一直持之以恒,这座烈士墓俨然已成为他的英雄梦的化身,寄托着他无限的情思。即使儿女们在城里买了房子要接他去住,他也不舍得离开,因为烈士墓已经成为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守墓,就是守住初心,守住漫漫人生路上最深挚的向往。而对这一切,郭初辉认为没什么可说的,自己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小事。“我只是做了一件对得起自己良心的事。”郭初辉如是说。发现人物的亮点专题片的制作者经常从主观出发,认为自己拍摄的人物是与众不同的。但实际上专题片却很容易千人一面,观众从客观角度观察看不出什么不同来。这是因为我们没有抓住人物身上最具个性的闪光点。深入采访的目的之一就是梳理人物的众多事迹和作为,将一切外在表象剥离,发现那最有意义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