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国收入核算.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问题: ——物价水平、通货膨胀 ——经济增长 ——国际收支 ——失业 ——政府的经济政策 上讲回顾 要点一:公关物品(搭便车,无法鼓励私人加入国家雇佣队伍提供公共物品);成本-收益分析、公共选择的执行 不完全信息(逆向选择、道德风险);政府在信息方面进行调控或管理,通过约束激励机制使行为人约束自己的行为 要点二:宏观经济发展4阶段 1、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早期宏观经济学阶段,实际上是古代经济学阶段。 2、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30年代: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奠基阶段。 3、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宏观经济学的建立阶段 一是否认萨伊定律;二是否定古典的利率、投资与储蓄理论;三是否定古典宏观经济的就业理论;四是否定政府的自由放任政策。 三大定律:一是边际消费倾向的递减规律;二是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三是人们的流动性偏好规律。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概述 第二节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 第三节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 第四节 从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学科概述 一、研究背景: (一)形成与发展 1、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早期宏观经济学阶段,实际上是古代经济学阶段。通常是把古典研究中的国民收入、国民财富等分析列入宏观经济范畴。 (1)古典经济理论的特点: 第一,以经济增长为宏观经济,以至整个经济学的中心。理论与政策的分析都围绕这一中心展开。 第二,以价值理论为基础。有关价值决定问题的论述是分析所有经济问题的基础。但在有关是劳动决定价值还是生产成本等其他因素决定价值上却有不同的看法。 第三,所用的宏观分析方法是一种总体分析,而不是以后广泛使用的均衡分析方法。 (2)古典经济学家的基本框架 关于就业与国民收入的一些主要观点,可以概括如下: A、经济总是接近,或者就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之上。这就意味着几乎没有,或者不存在着资源的闲置; B、不存在非自愿失业。这就意味着在现行市场工资率水平下,愿意工作的每一个人都有工作。换言之,经济总是接近于劳动力的充分就业; C、所生产出来任何产出均有需求。 资料: 2002年末,中国就业人员7374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15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24780万人,增加840万人。年末国有企业下岗未实现再就业职工人数为410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05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比上年末增加0.4个百分点。 2006年,城镇新增就业1184万人。 2、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30年代: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奠基阶段。 经济动荡导致新的国民收入计算与总体经济研究方法建立,计量经济学建立。代表人物为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等 (1)代表作:《理论经济学的本质与主要内容》(1908);《租税国家的危机》(1912); (2)主要观点:周期性经济与国民收入分析 3、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宏观经济学的建立阶段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现代西方经济学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他7岁进入波斯学校,2年后进入圣菲斯学院的预科班。几年以后他的天才渐渐显露,于1894年以全班第一的优异成绩毕业,并获得第一个数学奖。 一年后,他考取伊顿公学,并于1899和1900年连续两次获数学大奖。他以数学,历史和英语三项第一的成绩毕业。1902年,他成功考取剑桥国王学院(剑桥大学)的奖学金。 凯恩斯简介 到大学四年级,师从马歇尔和庇古。1906-1908年在英国财政部印度事物部工作,1908年任剑桥大学皇家学院的经济学讲师,1909年创立政治经济学俱乐部并因其最初著作《指数编制方法》而获“亚当.斯密奖”。1911-1944年任《经济学杂志》主编,1913-1914年任皇家印度通货与财政委员会委员,兼任皇家经济学会秘书。 1919年任财政部巴黎和会代表,1929-1933年主持英国财政经济顾问委员会工作,1942年被进封为勋爵,1944年出席布雷顿森林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并担任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董事。 1946年猝死于心脏病,时年63岁。凯恩斯一生对经济学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一度被誉为资本主义的“救星”、“战后繁荣之父”等美称。凯恩斯出生于萨伊法则被奉为神灵的时代,认同借助于市场供求力量自动地达到充分就业的状态就能维持资本主义的观点,因此他一直致力于研究货币理论。 (1)产生背景: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使古典宏观经济理论陷入困境。1929年,美国的失业率是3.2%,到1933年,美国的失业率上升到25%。同时,美国的国内总产出也下降了30%左右。这使经济学家认识到失业率和总产出并不是常量,而是变量。于是他们开

文档评论(0)

dd5454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