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普希金长诗《茨冈》中的泽姆菲拉形象摘 要:茨冈民族是世界上著名的流浪民族,他们独特的生活方式吸引了世界文坛上众多作家的关注。普希金的长诗《茨冈》更是开创了描写茨冈形象,尤其是茨冈女性形象之先河。然而,《茨冈》中追求自由、敢爱敢恨的泽姆菲拉形象却与现实中备受压迫的茨冈姑娘大相径庭。这是由于作为他者的茨冈形象是作者想象的产物,被作者赋予了言说自我的代言人身份。关键词:普希金;茨冈;形象学茨冈是俄罗斯对这个流浪民族的称呼,而在不同的地方,茨冈人有不同的叫法。在英国,他们被称为吉普赛人,在法国被称作波西米亚人,在西班牙则被叫做弗拉明达人… …据学者考证,茨冈人的祖先原是印度的中间阶层,以为贵族唱歌跳舞或做打铁等零活为生。约公元10世纪左右,由于战乱、饥荒等原因,他们离开印度故土,以原来的生计为生,足迹逐渐踏遍全世界。而这样一个神秘的民族自然也在世界文学史上留下来自己瑰丽的身影。普希金所创作的长诗《茨冈》可谓开了塑造茨冈形象之先河。作为他者的泽姆菲拉在比较文学形象学中,文学创作中的他者是“在文学化,同时也是社会化的过程中得到的对异国认识的总和。”①在文学创作中,作者并不是以真实地再现他者的生活方式、心理状态为目的,故而文学中的他者形象是不真实的、虚构的。正如巴柔教授所说:“比较文学意义上的形象,并非现实的复制品(或相似物),它是按照注视者文化中的接受程序而重组、重写的,这些模式和程式均先存于形象。”②在《茨冈》这首长诗中,女主人公茨冈姑娘泽姆菲拉与来自文明社会的阿乐哥偶然相遇并一见钟情,便把阿乐哥带回家中介绍给自己的父亲,茨冈老人愉快的接受了自己女儿的选择。泽姆菲拉与阿乐哥一起和谐地生活了两年,期间有了属于他们的孩子。但泽姆菲拉却越来越感到阿乐哥的爱对自己的束缚,便由此心生厌恶,爱上了年轻有活力自由烂漫的茨冈小伙,重复了其母亲之前走过的道路――为了追求自己的爱情和自由,泽姆菲拉的母亲抛弃了年幼的女儿与深爱自己的丈夫,与自己爱的人浪迹天涯。然而,现实中的茨冈家庭却是严格的父权家庭,女性的地位极其低下。在男人们的日常聊天中,提到自己的妻子都会被认为是不礼貌的行为,如果不得不提到自己的妻子,必须要先道歉,取得别人的谅解。女性所穿的衣衫也被认为是极其肮脏的物品,如果女性的衣衫碰到了什么东西,不管这个东西多么贵重,都要立即扔掉。更是严厉禁止女性跨过能够满足他们日常用水的小溪小河。生育之前的女孩甚至不被看做是单独的个体。在这种氛围下,对女性的约束也就异常严格。每个茨冈族群都特别重视女性的贞洁,如果失去了贞洁,整个家庭都会受到茨冈族群里最严厉的惩罚――被驱逐出该族群。因此,为了维护整个家庭的清誉,一般会严格限制茨冈姑娘们与异性的交往。为了防止夜长梦多,一般茨冈小伙十五六岁,茨冈姑娘十三四岁的时候就会被要求结婚。而茨冈人的婚姻也是不受当事人支配的,一般都是家长代为包办。即使有时会询问当事人的意见,但也只是形式,并不会有什么实际的意义。所以,《茨冈》中泽姆菲拉将自己一见钟情的阿乐哥带回家中并得到父亲祝福这种事是不符合茨冈民族风俗习惯的。并且,茨冈民族是一个极其排外的民族,也许正因为这个原因,他们才能在漫长的流浪生活中保留自己的特色。一个来自“文明社会”、非茨冈血统的人是不会被茨冈姑娘、尤其是她的家庭所接受的。已婚后的茨冈妇女也有很多约束:不能与男人们同桌吃饭,必须等男人们吃饱之后再吃;不能随意评判男人们的任何行为,哪怕是他们做错的行为;不能随便与其他男子握手等。与《茨冈》中泽姆菲拉和她的母亲为了追逐自由与爱情抛夫弃子不同,“所有真正了解茨冈民族的人都会觉得,茨冈女人是世界上最纯洁、最忠诚的女人”③。作为自我的普希金他者形象是“一个‘他者神话’,他以主体思想中的在场成分(对异国的理解和想象)置换了一个缺席的原型(异国)”④作为自我的普希金在创作作为他者的茨冈人形象时,难免会透过本民族文化的有色眼镜去看待茨冈民族,根据自己的理解创作出符合自己需求的异国形象,尽管这些形象往往是与现实背道而驰的。换句话说,作者在言说他者时,实际上是以言说自我为目的的。正如巴柔教授所说:“我想言说他者,但在言说他者时,我却否认了他,而言说了自我。”⑤据俄罗斯文学家特鲁别茨科伊考证,1821年7月28日至8月20日,普希金曾在摩尔达维亚草原茨冈人的村落里待过,与茨冈人有过来往。但由于语言不通等原因,普希金对茨冈民族的了解也极其有限。《茨冈》中的茨冈人形象是作者根据自己的经历并加以想象创造出来的,作品中以泽姆菲拉为代表的茨冈人形象更多的被作者赋予了代言人的身份,作者通过他们表达了自己对俄罗斯社会的思考。《茨冈》创作于1824年普希金的南方流放时期。19世纪初的西欧民主思想成为主流,在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下,西欧国家相继进入近代化。而此时的俄罗斯依旧是一个官僚体制顽固的专制农奴制帝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