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市清平乡某滑坡稳定性评价.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绵竹市清平乡某滑坡稳定性评价[摘要]通过对所研究的滑坡体进行现场踏勘、取样及室内土工试验分析,较全面地阐述了其工程地质条件、滑坡体基本特征,并对其成因机制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此为依据,通过定量计算对该滑坡进行稳定性评价,综合判定该滑坡体在天然工况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在地震及暴雨等不利状况下处于欠稳定状态。[关键词]地质 滑坡[中图分类号] P642.2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2-308-2研究区位于绵竹市西北部山区,清平乡湔沟村,距绵竹市城约31km,该滑坡前缘位于村民聚集区后,距离村民房屋一般距离约15~30m,据现场调查,该滑坡前方人口相对密集。雨季时,坡体稳定性会进一步降低,威胁滑坡前方14户60余人生命财产安全。1地质环境条件1.1地形地貌与地质构造研究区属切割陡峻低山―中山地貌、斜坡冲沟地形,区内总体上地形陡峻,地形临空条件较发育。地形地貌条件简单。研究区在区域构造上位于扬子准地台四川台地向斜西北部;在次级构造单元划分上,属四川盆地西北部的龙门山推覆构造带前缘。自北向南,由高川推覆体、大水闸推覆体、太平推覆体、金花推覆体和绵竹前陆盆地组成。由于区内地质构造作用强烈,区内岩体较破碎,为地质灾害的形成与发生提供了有利的地质构造条件。该区1933年~1983年有记载的3.1~7.9级地震共有9次,研究区距离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8.0级地震断裂带较近,地震对滑坡影响较强烈。根据中国地震震动参数区划资料,研究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地震烈度为Ⅶ度,区域地壳稳定性较差。1.2 地层岩性研究区内出露地层主要有第四系滑坡堆积层(Q4del),残坡积碎石土(Q4el+dl),寒武系清平组(∈1c)。研究区岩性如表1所示。1.3 水文地质条件研究区域场地内岩土层类型较少,地形地貌条件简单,水文地质条件较为简单。按照地下水的赋存介质类型,划分为松散土层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两类。孔隙水主要赋存于残坡积、崩积松散土层中,具潜水性质,直接由大气降雨补给及基岩裂隙水补给,并向低洼处运移。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寒武系清平组(∈1c) 浅灰色泥质砂岩裂隙中,无统一水位。其排泄方式具有就近补给就近排泄的特点,在岩层露头部分为补给区,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上层松散土层孔隙水补给。该斜坡由于较陡,大气降水能较迅速排出坡体,地下水总体贫乏。2滑坡基本特征2.1 滑坡体特征该滑坡以自然冲沟为界分为两个滑坡体,即H1、H2滑坡体。平面形态成圈椅状。H1滑坡体长100m,宽105m,滑体厚度约4~7m,主滑方向为300°,方量约5.5×104m3。斜坡坡度约30~40°,坡脚坡度约5~15°,坡脚左侧为直立陡坎,陡坎高度为1.5m~2.0m。该滑坡体前缘位于斜坡坡脚,剪出口位于前缘陡砍下部。滑坡后缘位于斜坡中上部陡缓交接处,裂缝发育,前后缘高差60m。滑坡左右两侧均以自然冲沟为界,切割深度约3~6m,零星可见基岩出露。H2滑坡体位于H1滑坡体右侧,与H1滑坡体由天然冲沟隔开,该滑体长80m,宽60m,平均厚度约5m,主滑方向290°,滑坡体积约2.4×104m3。该斜坡坡度约30~40°,上缓下陡。该滑坡体前缘位于斜坡坡脚,后缘位于斜坡中上部地形陡缓交接处,前后缘高差50m。根据现场及钻探调查的滑坡变形迹象得知,该滑坡属于新滑坡。由于斜坡地形较陡,基岩埋深相对较浅约4~6m,为强风化泥质粉砂岩,滑坡体主要物质为含碎石粉质粘土,土体较松散,抗剪强度相对较低。加之坡前人为耕种及房屋、道路的修建所造成的削方减载因素,使得坡体稳定性降低。5.12汶川地震中,由于滑坡区距离地震中心较近,地震强度较大。在地震的作用下,滑坡体沿基覆界面向下蠕滑,从而使滑坡后部出现多条拉张裂缝,并伴随有明显的下错现象,形成了多级错台;在滑坡体前部局部削坡陡坎处有鼓出现象,坡面也有多处滑塌现象;同时,地震使滑坡体物质结构发生了改变,在雨季期有利于地表水下渗向深部运移。总体上H1、H2滑坡体目前均处于蠕滑阶段,稳定性相对较差。2.2 滑带土特征根据钻探资料得知,未发现明显的滑痕,滑体土为含碎石粉质粘土,下部为强风化泥质粉砂岩,薄层状,节理发育。岩土界面相对滑坡土体较软弱,形成软弱带,局部显示在岩土界面处发现有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夹有粘土化现象。通过分析判断,该滑坡尚未形成贯通的滑动面,其滑动面为岩土界面,基岩上覆土层为滑带土。3滑坡稳定性分析3.1 滑坡变形形成机制分析该滑坡主要属构造侵蚀低山―中山地貌单元,H1,H2滑坡体坡面地形较陡。坡体总体上上部稍缓,下部较陡,坡脚以下地形相对较平缓。为滑坡变形失稳提供了临空面,从而使滑体在重力作用下容易向下运移。滑体土主要为残坡积土,物质结构较松散,有利于雨水的下渗,下伏基岩成分主要为泥质粉砂岩,为相对隔水层,为滑坡提

文档评论(0)

you-y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