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结:防灾减灾的各项工作 * 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 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 人为原因引发的自然灾害 人类对自然灾害的防治 植被破坏、水土流失、风蚀沙化 海水入侵、地表沉降、地面塌陷 城市热岛效应 全球变暖 赤潮 人类合理利用土地,生态建设 人类防灾减灾措施 人本身的灾前防范意识、灾中的应急措施、灾后的自救互救行为,影响到人自身的易损程度 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手段、成就和对策 危害 一、人为原因引发的自然灾害 1.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1)减轻作用:科学防治可以_____或_____自然灾害。 (2)加剧作用:不合理的生产活动以及战争等,会加剧自然灾害, 甚至导致多种_____________的发生。 抑制 减轻 人为自然灾害 例1.赤潮: (1)形成: 营养物质 暴发性 (2)危害:不利于沿海地区捕捞业和养殖业的发展。 例2.全球气候变暖: (1)原因:温室气体增加。 (2)危害:引发各种气候异常与海平面上升,给全球经济造成重大损失。 例3.酸雨: (1)原因:向大气排放酸性气体(SO2氮氧化合物);湿润气候环境。 (2)危害:酸化土壤、水体、腐蚀建筑物;破坏生态、危害健康等。 1.判断正误。 (1)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可能诱发泥石流。( ) √ (2)赤潮的形成与人类活动没有关系。( ) × (3)城市暴雨多发主要是自然原因。( ) × (4)人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自然灾害的发生。( ) √ 1提示:滥伐乱垦会使植被消失,山坡失去保护、土体疏松、冲沟发育,大大加重水土流失,进而山坡的稳定性被破坏,崩塌、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发育,结果就很容易产生泥石流。 2提示:海水富营养化是赤潮发生的物质基础和首要条件,而近些年,由于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大量排入海中,使营养物质在水体中富集,造成海水富营养化。所以说赤潮的发生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 3提示:城市暴雨多于郊区,主要是人为排放热量过于集中,形成城市“热岛效应”。而城市“热岛效应”容易诱发城市上空的强对流天气,致使城市暴雨增多。 4提示:自然灾害的发生虽然不能完全避免,但是由于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类已经采取积极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自然灾害的发生。比如用炮弹轰击云层,驱散形成冰雹的强积雨云,防止冰雹的产生。 2.会导致滑坡灾害频度增加的人类活动是( ) A.植树造林,恢复天然植被 B.在陡坡上堆放大量废渣 C.缓坡上修筑梯田 D.长江三角洲地区挖渠引水 B 3.几十年来,自然灾害在全球范围的加剧,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大自然对人类活动中不理智行为的报复,下列现象中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 A.长江流域的“梅雨”天气 B.臭氧层出现空洞导致皮肤癌患者增加 C.日本群岛发生火山、地震 D.留民营村建设的生态农业既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又改善了环境 B 4.防震减灾,需加强科学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达国家发生地震的频率已经很低 B.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地震给人类造成的危害程度已经很低 C.发展中国家地震多发,其造成的损失也远远高于发达国家 D.地震监测预警系统的建立,能够提高对地震的快速反应能力,对灾情有“缩小”作用 D 人类活动对灾害系统的影响 【思考】 (1)哪些人类活动会“放大”灾情? ①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会加剧灾情; ----如陡坡开荒、破坏植被,过量开采地下水、矿区采空等。 ②人类活动进入高风险区会使灾情“放大”。 ----如人类活动进入洪水高风险区,在洪灾发生时,灾情就会更严重。 (2)哪些人类活动会“缩小”灾情? ①合理的人类活动会“缩小”灾情; 如修建水库、植树造林,制定减灾规划和防灾法律,进行减灾教育等。 ②人类迁出高风险区会使灾情“缩小”。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承受灾害的客体)从图甲到图乙承受灾害的客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2)(影响灾情的因素)在相同的灾害强度下,甲、乙两图中,灾情较大的是 。 (3)(人类活动对灾情的影响)图中反映出哪些人类活动“放大”了该区域的灾情? (4)(人类活动对灾情的影响)针对洪水发生的原因,结合区域的特点,人类应怎样合理利用土地以“缩小”灾情?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图甲到图乙承受灾害的客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在洪水高风险区,耕地面积扩大,房屋建筑增多,经济密度明显增大 (2)在相同的灾害强度下,甲、乙两图中,灾情较大的是 。 乙 (3)图中反映出哪些人类活动“放大”了该区域的灾情? 在洪水高风险区开辟耕地; 在洪水高风险区发展居住用地。 (4)针对洪水发生的原因,结合区域的特点,怎样“缩小”灾情? 植树造林,恢复林业用地,涵养水源;退耕还湖,增强湖泊的调节作用;迁出行洪区,减少灾害损失。 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1)东西两坡在暴雨时更易造成水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嘉定区区属国有企业秋季专场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刮痧(精简版)PPT课件.pptx VIP
- 宝玉石行业操作人员安全培训.pptx VIP
- 小学生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施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执行董事监事一名公司新版章程.doc VIP
- 跨海大桥防腐蚀技术专题.pptx
- 关于舆论的基本理念_陈力丹.pdf VIP
- 2025年高考备考高中历史 之隋唐时期 附答案.pdf VIP
- 大学英语四级写作一大英语四级写作一.ppt VIP
- 2024年新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全册课件 Unit 7 第一课时 Section A 1a-pronunciation.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