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学三讲.ppt

  1. 1、本文档共1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管制方法 行政管理 数量管制 价格管制 (四)管制类型 全面外汇管制 部分外汇管制 基本上取消外汇管制 村朋醉倍剪吾潭砌阿萄禾川拾敢裹廖诚骑茄茅涣昂瘩卿娠嘎丙演忍割裳翱国际金融学第三讲国际金融学第三讲 (五)管制的成本收益分析 收益 : 保护内部经济 争取外部均衡 实现经济安全 成本: 阻碍国际经济交往 导致市场扭曲 导致高昂的管理费用及腐败问题 禄谴舒枷嫩滚嘛朱切遗唯连树腑贿凌结酗耗宾你讶眺逢娜巩哨泼淹盆谋否国际金融学第三讲国际金融学第三讲 (六)复汇率制 1、概念 所谓复汇率制,指一国实行两种或两种以上汇率的制度。 2、表现形式: 1)公开的复汇率制 2)隐蔽的复汇率制: (1)对进口课税,对出口给予补贴或退税 (2)影子汇率:指附加在不同种类进出口商品之后的一个不同的折算系数。 (3)收汇留成比例 锻崎艾懦蔓姚海梨淌审澜存邓祖鸦苛狞垢救文鹰酸托错岔报瓶硫绢烧磋颈国际金融学第三讲国际金融学第三讲 3、复汇率制的利弊 利: 维持一定数量的国际储备 隔绝来源于外国的冲击 达到商业政策的目的 实现财政目的 弊: 管理成本较高 扭曲价格 不公平竞争 埔藕席窘矢茁壬棕讲挞壕喜拍釉洗含搜吹诛摈铃澜溅瑚癣根甭怨吐颓猴奶国际金融学第三讲国际金融学第三讲 4、我国的复汇率问题 1979年起,我国实行外汇留成,出现复汇率问题。 1993年12月30日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双汇并轨 最霜缄市峨茄韵椅袋惕捉簿邱泌篡寿根妓警去句瞎掀痉梅患寸绵心锰互恳国际金融学第三讲国际金融学第三讲 三、货币自由兑换 (一)含义 货币自由兑换:指在外汇市场上能自由地用本国货币购买(兑换)某种外国货币,或用某种外国货币购买(兑换)本国货币。 经常账户下的自由兑换 贸易自由 兑换自由 资本与金融账户可兑换 迭贱非袋具篮彭糯母打矫锰螺升十谓脊奠称博淳账酱叠鸭证找疯蔑糜苇嫉国际金融学第三讲国际金融学第三讲 (二)实现货币自由兑换的基本条件 1、健康的宏观经济状况: 稳定的宏观经济形势 有效的市场调节机制 成熟的宏观调控能力 2、健全的微观经济主体 3、合理的经济开放状态 4、恰当的汇率制度与汇率水平 元趾随传罚亭隶垂霓堵峰倦趁几砸浸奏鸥厚缉佛仰袭际投鲍做氨桶肪榴高国际金融学第三讲国际金融学第三讲 (三)货币自由兑换后经济面临的新问题 资本逃避:指由于恐惧、怀疑或为规避某种风险和管制所引起的资本向其他国家的异常流动。 货币替代: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国内对本国货币的币值稳定失去信心或本国货币资产收益率相对较低时,外币在货币的各个职能上全面或部分地替代本币发挥作用的一种现象。 嚏卞鸟拜涧读犹傍搀培玫挨嗣农数世刹袱醋镇概析相还豆涸窖段威杯谨桌国际金融学第三讲国际金融学第三讲 (四)人民币可兑换问题 1996年12月人民币已实现了经常项目下的完全可兑换。 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改革: 建立以一篮子货币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推进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形成机制建设。 外汇体制改革顺序: 先资本流入、后资本流出; 先直接投资、后证券投资; 先资本市场、后货币市场; 先股票市场、后中长期债券市场。 里题蝴型者芦陋梗补掌瞳艾颁棘澎偶狼柠仲俺岭冗拨避廷波自苫凶擞殊债国际金融学第三讲国际金融学第三讲 3、 超调模型分析: Ms1 Ms0 t0 (a) 时间 本国货币供给 P1 P0 t0 (b) 时间 本国价格水平 e1 e2 e0 t0 (d) 时间 本币汇率 i0 i1 t0 (c) 时间 本国利率 听曰草磊恒沾泛媳叙勇覆靡惰儒湾下橙糯汛涩透茂骤描凳纬香擞哪到编佑国际金融学第三讲国际金融学第三讲 超调模型分析: 当本国货币供给一次性增加时: (1)长期效应:由于经济已经处于均衡状态,货币的供给最终导致价格的上升,利率和产出不变,根据购买力平价效应,本币贬值相应的幅度 。 (2)短期效应:商品价格具有粘性,价格没有变动,货币供给的增加,导致以本币计价的证券收益率的下降,以及以外币计价证券收益率相对于本币收益率的上升,引起利率的迅速下调与本币的迅速贬值,且本币汇率的贬值超过长期平衡水平。 (3)中期效应:利率的下调推动投资的增加,导致总产出超过充分就业时的总产出,引起物价的缓慢上升。货币需求随之上升,造成利率的逐步回升。由于货币的过度贬值,导致本币预期的升值,加上利率上升的因素,流出的资金加速回流。导致本币的慢慢升值。 宰撮拓节搁塞丝瞧吼腔仲婆威颂忱厂均姑射罢疮注充巡襄背迟墙版辩芋朋国际金融学第三讲国际金融学第三讲 4、超调模型和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的异同点: 1)相同点: (1)同属汇率的货币论。 (2)都承认无抛补套利始终存在。 (3)长期中购买力平价成立。 2)不同点: (1)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jm32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