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五四”新诗运动与新诗创作 第一节 早期白话诗 一、新诗的诞生——五四新诗运动 (一)诗界革命没有解决诗歌的语言问题 黄遵宪认为“诗之外有事,诗之中有人,今之世异于古人,今之人亦何必与古人同”,提倡旧风格含新意境,即用古诗的形式,表达现代的内涵。 古典诗歌体制内自由化、散文化的尝试,古诗程式化、封闭性的表现形式无法接纳新的内容和表达的需要,在现实创作中证明是行不通的。 (二)西方诗歌的翻译 西方诗歌的翻译是中国新诗诞生的直接推动力。 中国第一首英语翻译诗歌:1864年,朗费罗的《人生颂》(钱钟书考证)。当时主要以中国古典诗歌的样式来翻译外国诗歌,改造意象,无法展示西方现代诗歌自身的面目和个性,将诗译成了不中不西的怪样。 当时的知识分子已经认识到古典诗歌已经不可能通过对其形式的改造有所超越和发展,正如鲁迅所说:“一切好诗到唐已经做完”。因此,诗歌的质变势在必然。 (三)胡适“作诗如作文”的新诗散文化主张 胡适等初期白话诗人继承了“诗界革命”师法欧美、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重要的是从体式上的革新入手,以彻底打破中国古典诗歌的形式规范,创立不同于古典诗歌的自由体白话诗,在体式上与中国古典诗歌进行彻底的断裂。 (四)早期白话新诗 整体特征:诗行较短,语言的欧化和散文化,自由的形式,偏重说理。 重要的诗人有:胡适、刘半农、沈尹默、俞平伯、康白情、刘大白、周作人、朱自清等。 沈尹默《月夜》:“霜风呼呼地吹着/月光明明地照着/我和一棵顶天的树并排站着/却没有靠着”。 诗歌表现的不是人在自然面前的契合,而是人在自然面前的意义。人与自然不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同构关系,而是一种平等的关系。 康白情《草儿》:“牛呵!/人呵!/草儿在前,/鞭儿在后。” 康白情《窗外》:窗外的闲月,/ 紧恋着窗内蜜也似的相思。/ 相思都恼了,/ 他还涎着脸儿在墙上相窥。// 回头月也恼了,/ 一抽身就没有了。/ 月倒没了, 相思倒觉得舍不得了。 二、《尝试》中的新诗——早期白话诗 (一)《诗》的创刊——中国第一个新诗刊物,叶圣陶创办 (二)半文半白,半新半旧的《尝试》 《尝试集》的价值在于作为早期新诗,在内容和形式上已经和古典诗歌有了本质的区别,在格律和内容、语言方式上完成了对中国古典诗歌的革新和超越。 初期白话诗人对中国诗歌的贡献主要在:一是以白话文作诗,将中国诗歌从文言语体中解放出来;一是创立了自由体、无韵体和散文诗体,将中国诗歌从旧的体式中解脱出来。形式上的变革成了新诗诞生的契机。 不足的是:诗歌过于平实,情感浓度不够,想象力不足,缺少诗歌的意味;诗歌语言上的散文化倾向,只注重新诗语言和旧体诗的区别,而忽视了诗歌语言和其他文体的区别,诗歌的语言失去了韵律感和节奏感。 《蝴蝶》: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鸽子》:云淡天高,好一片晚秋天气!/有一群鸽子,在空中游戏。/看它们三三两两,/回环来往,/夷犹如意,——/忽地里,翻身映日,白羽衬青天,鲜明无比。 《一念》:我笑你绕太阳的地球,一日夜只打得一个回旋;/ 我笑你绕地球的月亮,总不会永远团圆;/我笑你千千万万大大小小的星球,总跳不出自己的轨道线;/我笑你一秒钟行五十万公里的无线电,总比不上我心头的一念!/ 我心头一念;才从竹竿巷,忽到竹竿尖;/忽在赫贞江上,忽在凯约湖边; 我若真个害刻骨的相思,便一分钟绕遍地球三千万转! 第二节 郭沫若 一、文化人格与独特贡献 (-)生平和创作道路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别号鼎堂,四川乐山人。1914年考入日本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次年转入冈山第六高等学校医科。1916年开始白话新诗创作。1918年升入日本九州帝国大学医学部学习。1919年底至1920年初,进入新诗创作的“爆发期”,发表了《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凤凰涅槃》、《天狗》等著名诗篇。 (二)前期郭沫若的文化人格 少年郭沫若是在物质上富裕、精神上优越、缺乏封建礼教束缚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这样的环境造就了他自由任性、放荡不羁、乐观向上的冲动型、叛逆型的人格特质。表现在文学上,是他天才的主观抒情能力。 “我是一个偏于主观的人,我的朋友每向我如是说,我自己也承认。我自己觉得我的想象力实在比我的观察力强。我自幼便嗜好文学,所以我便借文学来以鸣我的存在,在文学中更借了诗歌的这只芦笛。 我又是一个冲动性的人,我的朋友每向我如是说,我自己也承认。我回顾我所走过了的半生行路,都是一任我自己的冲动在那里奔驰;我便作起诗来,也怪我一己的冲动在那里跳跃。” 在文艺的真实性问题上,他认为“艺术家的求真不能在忠于自然上讲,只能在忠于自我上讲”。在文艺的功利性问题上,郭沫若是矛盾的:时而主张为“自我表现”而艺术,时而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最新高级生命支持(ACLS)理论考核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T∕CCSAS 001-2018 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质量控制与审查导则.pdf
- 07J912-1变配电所图集.pdf VIP
- 基于PLC控制的小车自动化送料系统设计(毕业论文).doc VIP
- 2025北京海淀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VIP
- 中国社会的不婚现象:现实与潜在影响探讨.docx VIP
- 2025最新高级生命支持(ACLS)理论考核试题和答案.docx
- 5.2《稻》《作酢法》+二则(知识清单)-【中职专用】高二语文(高教版2023拓展模块下册).docx VIP
- 2025年非车险考试题 .pdf VIP
- GB50016-201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年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