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不安全心理分析与矫正技术曹.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之所至,安全等随! * * * *阶 段天 数表 现 第一阶段 1-7天左右 “刻意,不自然”,需要十分刻意地提醒自己。 第二阶段 7-21天左右 “刻意,自然”,但还需要意识控制。 第三阶段 21-90天左右 “不经意,自然”,无需意识控制. 21天改变你的行为 那些固守旧有的不良作业传统和工作习惯,违反安全工作规程的行为。 违反安全生产工作客观规律,盲目的自觉不自觉的随心所欲,但都习以为常,习惯成自然。 3.4 习惯性违章 (1)习惯性违章 (2)习惯性违章特征 顽固性 习惯性行为方式,安全心理不改变,难以纠正 丧失 警觉性 习以为常,不以为然 有影 响力 很强的传染力,危害几代人 事故 必然性 习惯性违章行为越多,发生事故的机率越大 消除习惯性违章 (3)反习惯性违章班组是重点 受益者 导致者 现实状况 反习惯性违章,班组是重点 1. 受害者多是操作者,班组聚集了操作者 2. 大部分违章在班组 3. 安全生产上紧下松 班组是重点 3.5 班组反习惯性违章重点环节 STEP 04 STEP 03 STEP 02 STEP 01 STEP 07 STEP 06 STEP 05 事故预想与演练 做好5S现场管理 做好危险源控制 做好安全教育 实行标准化作业 搞好每周安全日活动 开好班前班后会 (1) 班会流程 持之以恒(创新) 例:DNT 标准、素养、习惯 现场桌面演练 模拟事故分析法 通过员工将自己假想为事故当事人,并进行角色互换,开展预想、预知、预处理的安全教育方法。 1)分析事故中自己所犯的错误 2)分析事故发生后所应承担的责任 3)分析事故后有可能受到的处理 4)分析自己如何处在当事人的位置,心理感受会是如何 5)分析自己日常工作中是否存在类似的问题 6)分析如何避免此类错误的发生 实施:1)选择案例,2)员工自学,3)模拟分析 4)补充发言, 5)总结,6)巩固提高 (2)对违章员工的处理 破窗效应 明察秋毫的观察力 1 换位思考的能力 2 批评的能力 5 1 耐心倾听的能力 3 提供针对培训的能力 4 (2)班长处理违章纠纷的5个能力 (3)对违章者的现场沟通与矫正技巧 当你与违章员工谈话时,你需要问 “如果一旦……”与 “如何……”这一类的问题。 采取询问的态度 “如果一旦”问题能帮助员工思考他们自身的安全 当你以询问的态度与员工谈话,你更可能得到对方的合作与接受。 在适当的时机,你也要问“如何”这个问题, 如:“为了你和其他人,我们将如何将工作做得更安全? 情景案例 * 假如你看到一位电工在离地3米的高架上工作,他没有系安全带,而该作业区下放也未作安全隔离。 显然,你需要采取行动,走上前和这位电工谈话。那应该怎么谈呢? 第* 页 违章者沟通矫正六步法 7、整 洁 6、人体工效学 5、程 序 4、工具和设备 3、个人防护装备 2、员工的位置 1、员工的反应 HSE观察与 沟通的内容 4.危险性事件分析“吓一跳:活动 吓一跳:是由于外界突发危险事件,引起的一种短暂心理状态反映。工作中,吓一跳,就说明差一点发生事故。 生理表现:心跳过速、呼吸加快、血压增高、气短烦燥,肌肉紧张度增加。 心理:心慌意乱、说话无逻辑、情绪波动、六神无主、焦虑害怕。 3.6 、事故责任者的心理状态分析与矫正 1)、事故发生时责任者心理状态分析与矫正 2)、事故发生后责任者心理状态分析与矫正 1).事故发生时责任者心理状态分析与矫正 A、生理和心理同时处于紧张状态 生理的反应: 气短、腿抽筋、手不好使、迈不开步、汗淋漓、张口结舌、头脑高度紧张、一片空白、失去记忆。 B、只将注意力集中于眼前的事物之一 例如:只去救护触电者,忘记切断电源 只停止正在冒烟的发电机运行,却不马上启用备用发电机 C、自认倒霉,患得患失 矫正: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树立全局观念、克服私心杂念 典型事故案例教育 反事故演习 每天的事故预想和危险点分析 开展体育活动 2).事故发生后责任者心理状态分析与矫正 A.怕负责任的心理 B.事故难免心理 C.怕井绳心理 D.近因效应心理 E.隐患事故心理 F.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心理 A.怕负责任的心理 后果: 使事故真正原因未能找准 事故教训未能吸取 事故未能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表现: 讲假话、推卸责任、破坏事故现场 矫正: 1)对事故责任者做好放下包袱的思想工作,消防心理顾虑 2)进行职业和心理教育 盲目安慰自己 危害:消极错误的观点、不健康的心理,导致各类责任事故内在的关键性原因 矫正:辩证认识事故的难免性和可免性 强化岗位责任、学习安全法规 反面教材(事故录像、事故图片展 表扬奖励安全优秀员工 B.事故难免心理 原因 理由 C.

文档评论(0)

报告论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