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模型不足:不能描述发生在湖泊内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同时也不考虑湖泊和水库的热分层,是只考虑输入 — 输出关系的模型 模型基本形式及其解析解 模型基本形式 * * V为湖泊水库容积;C为某种营养物的浓度;Ic为该营养物质的总负荷;s为该营养物在湖泊水库中的沉积速率常数;Q为湖泊出流流量 稿风账闯搐债仁咸冻被迭熊莹剧还桔襄涎卓男趣危儒危荫奇脯腋灾茵趁责环境质量评价学04环境质量评价学04 引入冲刷速率常数r(令r=Q/V),则得到: 在给定初始条件:t=0时,C=C0,可得解析解 在湖泊、水库的出流、入流流量及营养物输入稳定的情况下,当t??时,可达到营养物的平衡浓度Cp: * * 丝掘驶庙艘施缝鞍娇由腾肋矣惹眠婪调交倔局炬编玛搏裴拈绿旦遭碍帅迹环境质量评价学04环境质量评价学04 若进一步令 则有 * * tw为湖泊水库的水力停留时间;As为湖泊水库的水面面积;h为平均水深;Lc为单位面积营养负荷 慈只骆兴掷颤奇辅孟异盾芜戏苦曳咏馈疲嘘伸应挟腊陌螟食敢游始枚粳卿环境质量评价学04环境质量评价学04 例题分析 已知湖泊的容积为1.0×107m3,湖泊内CODCr的本底浓度为1.5mg/L,河流入流量5×107m3/a,河流中CODCr浓度为3mg/L, CODCr在湖泊中的沉积速度常数为0.08/a。试求湖泊中CODCr的平衡浓度,及达到平衡浓度的99%所需的时间。 解答:根据题目,得到 * * 妈普繁衡咬冤熊痕痰辐轻初掸疽磺凌锚宿塞纸塌江汝剩斌寞辙磋兽垃绣郎环境质量评价学04环境质量评价学04 根据题意已知:V=107m3,s=0.08/a,r=Q/V=5/a, C0=1.5g/m3,Ic=0.5×108×3 =1.5×108 g/a 当 C/Cp = 0.99 时: 即平衡浓度为2.95g/m3,达到平衡浓度的99%约需 0.77a。 * * 莎蠕遮拌贵狠禁涣懒们约蓄左柞篷您碰乃耳成溢驭课棱晶烫埂睦诫廷去概环境质量评价学04环境质量评价学04 3.2 Kirchner-Dillon模型 Vollenweider模型的困境:营养物在水库中的沉积速率常数s难以确定 解决方案:引入滞留系数Rc,即营养物在湖泊或水库中的滞留分数。此时,模型为: 给定初始条件,当t=0时,C=C0,可得解析解: * * 拷瓷骂匪骇虐胯料募峭丹鸵勘得辅蓄乓霜魁乖雍腐侣种痉目骆豪谱不添贡环境质量评价学04环境质量评价学04 类似地,可得到平衡浓度为: 滞留系数可根据流入和流出的支流流量和营养物浓度近似计算: * * qoj、Coj分别为出流水流量和营养物浓度;qik、Cik分别为入流水流量和营养物浓度 轰神忱囱堡球阎玻刚包莆诫豪碾拯穴保隅瞳茫逮荷杜摹模伯泄乳撅晴锌迁环境质量评价学04环境质量评价学04 3.3 分层箱式模型 概述 模型创始:1975年,Snodgrass等提出,用以近似描述水质分层状况 模型建立假设:上层和下层各自满足完全混合模型要求;两层之间存在着紊流扩散传递作用 模型组成:夏季模型和冬季模型,前者考虑上、下分层现象,后者考虑上、下层之间的循环作用 模拟水质组分:正磷酸盐(Po)和偏磷酸盐(Pp) * * 沸徐示猾滁易个婶蜒乎遭宏垃眶佩鸽莱罐沏酱旺诧浚扑糕约册断工吭掌橇环境质量评价学04环境质量评价学04 * * 模型概化图 围盯庶辑乏耳缮颗器孙续湾扮酪缄焕夸忱以戏娟础牡异漱注替蓬绞昨齐星环境质量评价学04环境质量评价学04 夏季分层模型 表层正磷酸盐Poe: 表层偏磷酸盐Ppe: 下层正磷酸盐Poh: * * 项趋睛拧凳陇彦鸽盂依瞎溶饭灼乞俗邹糕渗临漫雍幌字钩傍酝裳根酮搏潞环境质量评价学04环境质量评价学04 下层偏磷酸盐Pph: * * 式中,下标e和h分别代表上层和下层;下标th和s分别代表斜温区和底部沉淀区的界面;p和r表示净衰减速率常数;K表示竖向扩散系数,包括湍流扩散和分子扩散,也包括内波、表层风波及其他过程对热传递或物质穿越斜温层的影响;Z是平均水深;V是箱的体积;A是界面面积;Qj是流入湖泊的流量;Q是流出湖泊的流量;S是磷的沉淀速率常数 昔箔男蝶逗谊苛锯浩仿宴市测勉妨怕炮呐榴冲播无瑞雕扦堰摘愧拐稠笆晤环境质量评价学04环境质量评价学04 冬季循环模型 冬季,由于上部水温下降,密度增加,产生上、下层之间的水量循环,带动磷的循环 正磷酸盐Po循环方程 偏磷酸盐Pp循环方程 式中,下标eu代表富营养区,其余符号意义同前 * * 脱归腰呵妓茧座哟戚蛋捏浪废凋虾腾圾冤让百紊疚宪狈黍耗假捡畴橇哑桑环境质量评价学04环境质量评价学04 两模型的衔接 夏季的分层模型和冬季的循环模型可以用秋季或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