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第二章第2节气候基本特征(第1课时).doc

八上第二章第2节气候基本特征(第1课时).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节气候基本特征(第1课时) 滕州至善中学 生亚林 【课题】八上第二章 第二节气候基本特征(第1课时)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学习目标】 运用中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识记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了解冬、夏季风的源地、性质及影响。 运用东部地区雨带推移示意图,熟悉我国东部地区雨带推移的一般规律;理解夏季风的不稳定对我国旱涝灾害的影响。 运用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概括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运用台北、武汉、西安、乌鲁木齐降水量资料图,简要分析四座城市降水的季节分配特点,归纳我国降水的时间分配规律。 【教学模式】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 启发诱导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这几天我们这儿刮的什么风?到12月呢?这种随着季节改变风向的风被称为什么风?这种变化对我们这的气候有什么影响。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我们这儿的冬、夏季风向的变化。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导入,让学生体会生活中时时有地理,处处有地理。 过渡:我国地处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大部分地区受季风影响,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第二节气候基本特征---季风气候显著。 展示目标 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 学生默读学习目标 明确学习目标 自 主学习 合作探究 慧眼识图 读图分析 活动一:比较----找差异 【课件动画】图2-2-1中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1、比较中国冬季风与夏季风的差异 2、师:是冬季风影响范围大,还是夏季风影响范围大? 归纳总结:冬季风的影响范围大(除青藏高原外,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冬季风影响)夏季风的影响范围小。 活动一:识图----寻差异 明确图例蓝箭头表示冬季风,红箭头表示夏季风,并完成下表 冬季风 夏季风 源地 风向 性质 影响范围 思考、小组内讨论、交流 说出大意即可 培养学生读图 能力、分析能 力、在图中获 得有用的地理 信息。 过渡:我们把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成为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的地区成为非季风区。谁来说说季风区的大致范围? 【课件动画】图2-2-1中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1、明确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并识记)受夏季风影响,比较季风区与非季风区降水的差异。 2、指出季风区的大致范围,说说其海陆位置。(读图第1题) 3、我们家乡所在的地区属于季风区还是非季风区? 4、【展示】图2-1-1,结合图2-2-1说说夏季风推进过程中所经地区地势的变化。(读图第2题) 学生自主学习后,组内讨论 1、描画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季风区离海洋近,降水多,非季风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少。 2、大致位于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脉东南部,地处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3、我们家乡属于季风区 4、夏季风自东南向西北推进过程中途经地区的地势不断升高 提高学生的读 图技能,培养 学生运用已学 知识解决问题 的能力。 过渡:夏季风自东南向西北推进过程中途经地区的地势不断升高,对我国地区降水有何影响? 合作探究 交流归纳 动手描画 读图分 析 看视频分析 追问探究 活动二:识图-----找规律 【展示动画】图2—2—4中国年降水量分布 1、先看图例,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降水量,描出800mm、400mm、200mm等降水量线,结合图2-2-5归纳降水空间分布规律(活动第1题) (诱导)400mm等降水量线和我们学的那条线相似?我们这的年降水量是多少? 看懂图例,明确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含义。 描画800mm 、400mm、200mm等降水量线。 自主学习 思考 小组内交流 归纳: 1、降水地区分布不平衡,东部多于西部,南方多于北方,降水空间分布规律: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对比图2-2-1总结:与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大致相似 400mm-800mm之间 在七年级学习等降水量线的基础上进行学习,不仅掌握了新知识,还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意识,为今后的学习作铺垫。 2、【展示】图2-2-5 他 找出四城市平均年降水量最多的三个月,说说各地在季节分配上有什么特点。(活动第2题) 看图—思考—分

文档评论(0)

dashew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