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历史人物评说:第十二章 翰林画师——张择端.doc

山东历史人物评说:第十二章 翰林画师——张择端.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物生平  张择端,字正道又字文友。琅邪东武(今山东诸城)人。北宋著名画家。他自幼好学,早年游学汴京(今河南开封),后习绘画。宋徽宗时供职翰林图画院,专工界画宫室,尤擅绘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后“以失位家居,卖画为生,有《西湖争标图》、《清明上河图》《金明池争标图》。其作品大都失传,存世风俗画《清明上河图》,系世界名画,是他的代表作 【作品简介 长卷风俗画《清明上河图》 本是进献给宋徽宗的贡品,流传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它用现实主义手法,全景式构图生动细致地描绘了北宋都城东京清明时节社会各阶层的生活景象和汴河上店铺林立、市民熙来攘往的热闹场面,运载东南粮米财货的漕船通过汴河桥涵紧张繁忙的景象。作品气势恢弘,长528.7厘米、宽24.8厘米。是研究北宋东京城市经济及社会生活的宝贵历史资料。《金明池争标图》描绘的是皇帝带领近臣到金明池观水战、赛龙舟的热闹场面。图长28.6厘米、宽28.5厘米,略呈正方形。小小的画面,把周围9里多的池面及池岸边的景物悉数摹画下来。着重描写池中的大龙舟及周围的小船,用动静结合的手法,绘出了金明池的全部景色和皇帝观看争标的场面,画面紧凑,结构严谨,主题突出。经过近千年的漫长岁月,至今仍完好地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本的画卷本幅上,并无画家本人的款印画幅后面跋文中金代张著的一段题记:翰林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也。幼读书,游学于京师,后习绘事,本工其界画,尤嗜于舟车市桥郭径,别成家数也。 《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绘画史上的稀世奇珍,画之瑰宝。综数我国古代绘画,多有那种士大夫的孤芳自赏,实难找到类似“清明上河图”这样不惜以大量的笔墨,描绘数以百计的民众市俗生活与商业经济活动,将民众置于主人翁地位,并加以正确地艺术概括此画的第一位收藏人是宋徽宗,他用瘦金体亲笔在画上题写了“清明上河图”五个字。此画卷是画家选取了汴梁城市中的一个局部,细细加以描绘,犹如现场录象中的一段切片。从外城的菜园子,一直画到内城最为繁华的地段,让观者看得有滋有味。每当《清明上河图》对公众展出时,展柜前总是挤满了观众,观看得兴味昂然,口中不停地传出赞叹声。《清明上河图》吸引观众的艺术魅力,除了整幅画作气势宏大和高超的写实技艺之外,还有就是极其出色的细节描绘。 张择端生活在北宋末年及南宋与金对峙的12世纪,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趋激化。表面上的升平景象,已隐藏着深刻的社会动荡和危机。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他创作了历史长卷《清明上河图》。 北宋年间的汴京极盛,城内四河流贯,陆路四达,为全国水陆交通中心,商业发达居全国之首,当时人口达100多万。汴京城中有许多热闹的街市,街市开设有各种店铺,甚至出现了夜市。逢年过节,京城更是热闹非凡。为了表现京城的繁荣昌盛,张择端选择了清明这个重要节日的景象进行59表现。北宋以前,我国的人物画主要是以宗教和贵族生活为题材。张择端在翰林图画院供职,创作的作品都称为“院体画”或“院画”,但他却把自己的画笔伸向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之中,创作出描写城乡生活的社会风俗画《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局部)   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卷中,画主要分开两部份,一部份是农村,另一部是市集。画中有814人,牲畜60多匹,船只28艘,房屋楼宇30多栋,车20辆,轿8顶,树木170多棵,往来衣着不同,神情各异,栩栩如生,其间还穿插各种活动,注重情节,构图疏密有致,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的变化,笔墨章法都很巧妙,颇见功底。 这幅画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通过这幅画,我们了解北宋的城市面貌和当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清明上河图》的中心是由一座虹形大桥和桥头大街的街面组成。粗粗一看,人头攒动,杂乱无章;细细一瞧,这些是不同行业的人,从事着各种活动。大桥西侧有一些摊贩和许多游客。货摊上摆有刀、剪、杂货。有卖茶水的,有看相算命的。许多游客凭着桥侧的栏杆,或指指点点,或在观看河中往来的船只。大桥中间的人行道上,是一条熙熙攘攘的人流;有坐轿的,骑马的,挑担的,赶毛驴运货的,推独轮车的……大桥南面和大街相连。街道两边是茶楼,酒馆,当铺,作坊。两旁的空地上还有不少张着大伞的小商贩。街道向东西两边延伸,一直延伸到城外较宁静的郊区,可街上还是行人不断:有挑担赶路的,有驾牛车送货的,有赶着毛驴拉货车的,有驻足观赏汴河景色的。 汴河上来往船只很多,可谓千帆竞发。有的停泊在码头附近有的正在河中行驶大船由于负载过重船主雇了很多纤夫在拉船行进有只载货的大船已驶进大桥下面,很快就要穿过桥洞了这只大船上的船夫十分忙乱有的站在船篷顶上,落下风帆;有的在船舷上使劲撑篙;有的用长篙顶住桥洞的洞顶,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eizhuidaomeng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