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胜坨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政治试题解析(解析版).doc

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胜坨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政治试题解析(解析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绝密★启用前 胜坨中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 八年级政治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分值:100) 注意事项:[来源:学科网ZXXK]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来源:学_科_网]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温馨提示:每小题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请仔细审题、认真作答。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在互联网普及的时代日益突出。因个人信息泄露导致被垃圾短信骚扰、社交账号被盗等现象时有发生,甚至遭遇到网络诈骗。上述材料告诉我们 A.隐私权在互联网时代很难得到保护 B.要依法保护个人隐私,提高防范意识 C.法律保护公民的所有隐私 D.保护个人隐私的最佳办法是避免网上交友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因为个人信息安全泄露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国家要依法保护个人隐私,公民个人要提高防范意识,故应选B。其它三个选项的说法都是错误的。 考点:保护公民的隐私权 2.小李在商场购物时,与营业员发生了矛盾,小李气咻咻地说:“我是上帝,你就该好好地伺候我!”对此,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①小李是一个有自尊的人 ②小李正确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利 ③小李没有做到平等待人,侵害了他人的人格尊严 ④营业员应认识到“顾客是上帝”这一经营理念,好好地伺候小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是一道逆向性选择题,要求学生选出不正确的认识。作为消费者,不仅要享受法律规定的权利,也要履行相应的义务,故小李的做法是错误的,选项①②④的说法符合题意,应选B。选项③说法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消费者的义务 3.下列行为属于侵犯公民姓名权的是 A.小卢的继父肖某强迫他改姓肖,小卢不从,继父常以各种借口打骂他 B. 小王经常给人起外号以取乐 C.李某和王某常因小事争吵,李某当众辱骂王某 D.小陈按照规定改变了自己的姓名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所谓姓名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决定、使用、变更自己的姓名,并且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选项A中小卢的继父侵犯了小卢的姓名权,应入选。选项BC中小王和李某侵犯了他人的名誉权;选项D中小陈的行为是正确行使姓名权的行为。 考点:公民享有姓名权 4.不做有损人格的事,才能真正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这说明 A.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B.公民享有人格尊严权 C.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同的 D.权利就是义务,义务就是权利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是自己的权利,不做有损人格的事是自己的义务,故材料说明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故应选A。选项B D说法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选项C说法是错误的。 考点: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5.( ) A.法定继承 B.行使财产使用权 C.遗赠 D. 行使财产处分权 A.小强咎由自取,应该接受惩罚 B.小强是未成年人,偷一支钢笔不算违法 C.保安在履行工作职责,值得鼓励 D.保安侵犯了小强了的人格尊严权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人格尊严是指公民作为“人”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的尊重的权利,这种权利只与公民的身份有关。因此即使小强偷偷藏了钢笔,也享有人格尊严权,保安的做法是违法行为,侵犯了小强的人格尊严权,应选D。 考点:公民享有人格尊严权[来源:Z_xx_k.Com] ①人格尊严权 ②隐私权 ③人身财产安全权 ④依法求偿权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电话号码属于公民的隐私,泄露公民的电话号码属于侵犯公民的隐私权;冒充警方和银行进行诈骗,侵犯了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权,故应选B。其它两个权利没有体现。 考点: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8.随着WIFI网络和移动支付的普及,每到一地必连免费WiFi已成了许多智能手机用户的习惯。在今年央视“3.15”晚会上,几位工程师利用伪造Wife技术窃取了台下观众的邮箱和密码并在大屏幕上向大家展示,让许多人对公共场所免费WiFi的安全性产生了担忧。这启示我们( ) A.免费WiFi风险大,远离网络避伤害 B.手机支付要减少,财产安全永无忧 C.免费WiFi好处多,省钱实用速度快 D.免费WiFi要慎用,保护隐私很重要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面对社会生活中的安全威胁,我们应该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保护好自己的隐私,故应选D。选项A B说法过于绝对,应排除;选项C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9.年迈的丁先生通过律师立下遗嘱,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eizhuidaomeng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