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八下期末总复习文言文.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词类活用: 策之不以其道 重点字词: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骈死于槽枥之间 一食或尽粟一石 执策而临之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名词活用作动词,用鞭子打 只是 两马并驾 有时 面对 犹,尚且 一样 通假字: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 才美不外见 食之不能尽其材 其真无马邪 通“饲”,喂 通“现”,显示 通“才”,才能 通“耶”,表疑问, 相当于“吗” 食不饱,力不足 食之不能尽其材 故虽有名马 虽有千里之能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食之不能尽其材 吃,动词 饲 喂养,动词 即使 虽然 难道 其实 它的 小石潭记 柳宗元 正确朗读下列词语 篁(huáng)竹 清冽 (liè) 为坻 (chí) 为屿(yǔ ) 为嵁(kān) 翕(xī)忽 差(cī)互 寂寥(liáo) 幽邃(suì) 悄怆(qi?o chuàng) 解释加线词在句子中的意思。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2)斗折蛇行 3)明灭可见 4)其岸势犬牙差互 5)日光下澈 6)影布石上 7)隶而从者 8)以其境过清 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 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作者是怎样描写潭中的鱼儿的?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yǐ然不动; chù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作者是怎样描写小石潭的源头的?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作者是怎样描写潭上的景物的?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1、滁州 林壑 琅琊 潺潺 2、酿泉 山之僧 辄醉 林霏开 树林阴翳 3、岩穴暝 朝而往 伛偻 酒洌 4、山肴野蔌 射者中 弈者胜 觥筹交错 熟读“日暮醉归”文段,找出重点词句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 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熟读“日暮醉归”文段,找出重点词句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 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作者及背景简介 袁宏道:明朝文学家。字中郎,号石公,明公安(今湖北人),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为“公安派”的创始者。作品率真自然、清新活泼,内容则多写闲情逸致。有《袁中郎集》。 写作背景:万历二十七年(1599),袁宏道再次做官,任顺天府教授,终日又得和应酬打交道了,这使他颇为苦闷。好在他所任的职务比较清闲,有空就游览北京附近的名胜古迹。《满井游记》就作于此时。     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 饮少辄醉, 而年又最高, 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欣赏山水的乐趣,内心领会到了,而后把它 在喝酒上。 叫做,称为 就 寄托 造亭子的人是谁?是山里的和尚智仙。 太守跟宾客们到这里来喝酒, 他喝很少 醉了,年纪又最大,因此给自己起别号叫“醉翁”。 给它命名的人是谁? 是太守用自已的别号给它命名的。 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 而在秀丽的山水之间。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云归而岩穴暝, 晦明变化者, 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 风霜高洁, 水落而石出者, 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 暮而归, 四时之景不同, 而乐亦无穷也。 四季的景色不同,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要说那太阳出来,林

文档评论(0)

11922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