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历史地理复习参考资料..docx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历史地理复习参考资料..docx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國歷史地理《元和郡县图志》,唐—李吉甫。《太平寰宇记》,北宋—乐史。《舆地广记》,北宋—欧阳忞。《舆地纪胜》,南宋—王象之。《方舆胜览》,南宋—祝穆。《读史方舆纪要》,清—顾祖禹宋代府北方:真定府(河北正定)、应天府(河南商丘)、河南府(河南洛阳)、大名府(河北大名)、太原府(山西太原)、京兆府(陕西西安)等。南方:成都府(四川成都)、兴元府(陕西汉中)、江陵府(湖北江陵)、江宁府(江苏南京)。消失的湖泊:大陆泽,巨野泽,云梦泽,雷夏泽、菏泽,孟诸泽、蒙泽、荥泽、圃田泽等。交通路线变迁而衰落的城市:敦煌、酒泉、张掖、扬州、济宁、泉州等。唐五京:北京:太原 南京:成都 东京:洛阳 西京:凤翔 中京:长安宋代印刷中心:开封府、杭州、绍兴府、湖州、衢州、建康府、成都府、建宁府、福州宋代产纸中心:徽州绩溪纸、江西饶州纸、福建藤纸、建宁竹纸《水经注》是公元6世纪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著作。其书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介绍了中国境内一千多条河流以及与其相关的郡县、城市、风俗等。《水经注》文笔绚烂,语言清丽,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作者博览大量前人著作,重视实地考察,具有相当的史学价值。许多后世学者围绕此书进行校注、辑佚工作,形成“郦学”。《华阳国志》是东晋常璩所著的地方志,记载了远古至东晋巴蜀的史事与人物。该书是我国最早最完整的区域性地方志,体例完备,内容丰富,史料可靠,考证翔实,是研究古代西南地方史的重要著作。《读史方舆纪要》是明末清初顾祖禹所撰的一部巨型历史地理著作。该书军事地理色彩浓厚,总叙历代疆域形势,将有关史事附于重要关隘,强调人地相互作用,具有明显的经世致用思想,是我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军事地理著述。《禹贡》是我国先秦时期的重要文献《尚书》中的一篇,一般认为成书于战国时期。《禹贡》全书1100余字,记载了先秦时期九州的山川、河流、物产等因素,是我国最古老的地理学著作之一。《山海经》是我国先秦时期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地理学著作,一般认为成书于战国时期,作者多人。全书共18卷,其中《山经》5卷,《海经》8卷,《大荒经》5卷。书中以山脉为经、川河为纬,论及古代部族和古国150多个,涉及我国先秦时期的地理、历史、神话、民族、动物、植物、矿物、医药、宗教等方面的内容。《穆天子传》是先秦时期我国第一部旅游地理著作,一般认为是战国时赵国人所著。《穆天子传》共6卷,前5卷记周穆王在昆仑山寻宝和访西王母为目的地之西游经历;第6卷记盛姬死事,涉及今山西、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青海、河南等地,记载大量沿途山川、物产和历史传说,特别记载有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事。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范阳涿州人(今河北涿州),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他博览群书,又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广大地区,考察河道沟渠,搜集有关风土人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资料,撰成《水经注》四十卷。全书介绍了中国境内一千多条河流以及与其相关的郡县、城市、风俗等,既有较高的史学价值,又因文笔绚烂,语言清丽,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侨州郡县:东晋为安抚南渡士族百姓而建立的以北方州、郡、县命名的行政区划。西晋永嘉之乱后,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前后持续两个世纪。为了安置庞大的移民队伍,东晋南朝政府设置侨州、侨郡、侨县,仍用北方故地州、郡、县名称。侨民另立白籍,并减免赋税。侨州郡县的设置起到了安抚流民、稳定政局的作用。土断之后,侨民加入当地户籍,侨州郡县随之撤销。土断:东晋政府“侨州郡县”的政策,造成了地方机构交叉重叠,给户籍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同时严重影响了政府的赋税收入。为此,东晋南朝政府相继实行了“土断”,就是一居住地(“土”)作为断定户籍的依据,撤销、合并一些侨州郡县,将侨民户口编入所在郡县,与当地农户一起纳赋税。土断增加了政府的收入和兵源,加速了南北人民的融合。前朝后市:是中国古代城市布局的一种方式。典出《周礼·考工纪》,自西周城市合一阶段起,赋予了城市经济功能,便出现以皇城为中心,前面设朝廷,是帝王上朝听政之处,后面设市场,是都城的商业中心,它与左祖右社构成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布局原则。在秦汉时期多被广泛使用,后在魏晋被打破。毛乌素沙漠:是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南部和陕西北部的沙漠。其在第四纪以来就有小沙地存在,但是面积不大,期间还分布着广泛的草原、沼泽等。自407年,匈奴赫连勃勃在此修建统万城,后来唐宋开荒、宋夏交战、明代的屯田政策和清代的走西口移民,使得这一地区土地变为黄沙,进一步沙漠化。一.中国历史上气候变迁的总趋势1.新石器时代至商周的气候①.距今10000年前至距今5000年前,出现了气候温暖时期。这为新石器文化的产生创造了良好条件。包括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河姆渡文化等的繁荣期,均处在距今6000年至4000年的气候最佳时期中。这是适应当时采集、狩猎经济和向

文档评论(0)

yxnm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