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比賽規則簡介 (二)標準桿 Par:球洞所定的標準桿數,以同桿完成 Bogey:以多一桿完成 Double Bogey:多二桿完成 Birdie:以少一桿完成 Eagle:少二桿完成 Double Eagle:少三桿完成 高爾夫女將霍莉絲?史黛西(Hollis Stacy) 二、比賽規則簡介 (三)界外球(O.B) 擊出的球越過球場之界樁之意。 將被罰加一桿,並在原地重打。 (四)沙坑球 所擊之球,進入沙坑中,選手進入沙坑,擊球前,球桿不得先與沙接觸,否則將受罰加兩桿。 (五)水池 所擊之球,進入水塘,須在水塘邊與球桿延長線後面補球,且受罰加一桿。 二、比賽規則簡介 (六)球座 每洞第一桿,在發球臺發球時,可用球座(梯Tee)將球墊高,第二桿開始就不可使用球座。 (七)遺失球 打出之球遺失了,有5分鐘時間可找,在規定時間內找不到球,就和界外球同一規則處理。 柒、問題與討論 一、現場欣賞高爾夫球運動比賽時,應注意之禮節為何? 二、打高爾夫球的揮桿力道來源及其物理原理為何? 第19章 高爾夫 高球天后曾雅妮2011年在女性高爾夫選手排名登上世界第一(2011年2月13日至今) 壹、緒言 蘇格蘭聖安卓球場(St.Andrews Old. Course) 1764年規劃成18洞的球場。 1897年編訂第一部高爾夫球運動比賽規則,開創統一全世界高爾夫球運動比賽規則先河。 公認為全世界最古老球場。 壹、緒言 高爾夫球運動 以2人至4人為一組,無裁判人員設置。 比賽選手本身就是裁判人員。 全世界沒有兩座規格完全相同的球場。 臺灣高爾夫球俱樂部(Taiwan Golf Country Club) 臺灣第一座高爾夫球場,通稱淡水球場或淡水老球 1919年,日本人下村宏打開場球而正式誕生 貳、學習內容 一、目標線 擊球時,球的位置與目標之間所形成的一條方向線,它是虛擬的線,但可在方向線的地上,以特殊的地形與草葉來設定。 目標線的觀念,影響擊球方向及站姿。 二、站姿 使身體能正確迴旋,並在揮桿擊球的動作中,能前、後移轉重心。 二、站姿 (一)動作要領 1.平行式站姿 身體兩腳開立,比肩幅略寬 二、站姿 (一)動作要領 1.平行式站姿 (1)膝蓋微屈,上身微前彎、背挺直,由髖關節位置向前傾,身體重心由臀部拉回到後足跟上。 (2)兩臂自然下垂伸直,合掌握桿。 5號鐵桿站姿與置球位 7號木桿站姿與置球位 桿號越低→兩腳開立越大 二、站姿 (一)動作要領 2.右開式站姿 3.左開式站姿 平行式站姿右腳略為後移20公分 平行式站姿左腳略為後移20公分 以木桿或在草坪地帶揮桿採用 常用於中、短距離擊球 三、握桿 (一)動作要領 1.十指握桿法 兩掌靠攏,10隻手指均在握把上,類似棒球握法 此法缺點多,少為人所用 三、握桿 (一)動作要領 2.重疊握桿法(鞍式) 3.交叉握桿法 右手小指置於左手食指與中指間之空隙上 右手小指與左手食指與中指交叉勾住 三、握桿 (二)練習方法 1.由重疊握桿法或交叉握桿法中,選擇一種來學習。 2. 每天利用課餘時間,依正確握桿法,練習握桿。 3.做出正確的握桿,再以頸椎為圓心點,利用兩肩的左、右旋轉,將手臂與球桿做出類似鐘擺的擺動,以體會揮桿的動作。 四、揮桿 (一)動作要領 揮桿分為兩部分 向上揮桿,儲蓄力道 向下揮桿,釋放力道擊球 揮桿動作:用手臂與球桿劃圓 揮桿動作三要素 圓心點(頸椎) 半徑(手臂和球桿) 軌跡(上下桿所形成之路線) 一次成功的揮桿,就是三要素在不被破壞的情形下,做出的圓弧運動 參、應用技術 一、短桿動作 (一)當球的位置距果嶺40公尺左右或欲擊出高飛球時,適合使用短桿擊球動作。 (二)以短桿擊球動作,首重方向感。宜採左開式站姿。 (三)瞄球時,桿面對著目標,體重平均落在兩腳上,擊球時,不必全身用力,上半身應保持彈性。 二、挖起桿動作 (一)桿身比發球桿短30公分,向心力比較小。 (二)挖起桿需較大的向下擊球角度。 (三)桿身越長→擊球前準備動作重心越偏右半身。 挖起桿著重準確度,不要使用全力擊球 三、起撲桿動作 採左開式站姿,球位往後移,身體重心偏向左側。 起桿時,將球桿往後上方移動,成左開式桿面。 下桿時,以向下角度擊球,保持接近地面且稍往左的送桿路徑。 ★常見錯誤:桿頭以向上的角度擊球。假若桿頭在到達擊球點時,是處於由下往上的路徑中,不是在球位後打到地面,就是打出薄擊球。 四、推桿動作 推桿首重「感覺、觸覺、膽識、技巧」。 兩手的個別動作越少,距離與方向越容易掌握。 (一)用肩膀控制推桿動作。 (二)腿、身體、頭部等於被動地位,不隨便移動或用力。 (三)手腕固定、手部 不加力,手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