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期语文试卷.docVIP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龙泉中学、仙桃中学、麻城一中、武汉二中 2011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语文试卷 命题学校:麻城一中 命题教师:王磊光 审题教师:刘波 考试时间: 2010年11月25日上午9:00—11:30 试卷满分:150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稍(shāo)息 肖(xiào)像 逸兴遄(chuán)飞 掎(jǐ)角之势 B.罪愆(yǎn) 悭(qiān)吝 锲(qiè)而不舍 泥(ní)古不化 C.胡同(tòng) 蚊蚋(ruì) 倔(juè)头倔脑 戎马倥偬(zǒng?) D.日晷(guǐ) 创(chuāng)伤 间(jiàn)不容发 载(zài)歌载舞 2.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的一项是( ) A.玷污 蛊惑 阴谋鬼计 委曲求全 B.家俱 窜改 辨别症候 越俎代疱 C.蜂涌 装钉 根深蒂固 以逸代劳 D.详实 诛连 浑水摸鱼 信口雌黄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鲁迅在《灯下漫笔》中把中国历史分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堪称不刊之论。 B.我们做学问一定要广泛搜集材料,作深入研究,仔细思考,而不能目无全牛,只抓住一点就下盲目结论。 C.我去年路过你的工作单位,本想前来求教;但又害怕知识短浅,让人贻笑大方,所以不敢冒昧打扰。 D.这几个文学青年常常聚在一起吟诗作赋,痛砭时弊,但时弊并未因此而改变,他们也就冷了心,最后也就醍醐灌顶,一醉方休。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那老祖父像在梦里,指点着深深埋在土里的一块黑色岩石只露出了顶尖,说道:“这原是老祖宗的山头。” B.由于海外华人的努力,中国的春节被很多亚洲国家和欧美城市接受,甚至还把春节作为公共假日写入法规,显示出越来越浓重的国际化色彩。 C.文字等于是思想的躯壳,然而说来又觉矛盾,一拿单字连缀成文章,居然有了缺乏思想的文字,或文字表达不出的思想。 D.很多高三学生感觉负担越来越重,压力越来越大,这自然有着应试教育的客观原因,也关系到他们内心世界的波动。 5.下列句子中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 A.《桃花扇》中,李香君跟随苏昆生“学就晓风残月坠,”学的是《游园》《惊梦》。 B.她说:“你不记得我,我可记得你。有一回,你母亲来这儿找你,她问我看没看见一个摇轮椅的孩子?” C.“现在看来,六零一代很幸福,享受了国家的一切优惠政策:上大学不要钱,国家分配工作,分房子;七零一代也很好;最苦的是你们八零一代,轮到你们的时候,什么都没有了。”秦先生叹息。 D.人不怕有罪恶,只怕有罪恶而甘于罪恶,那便是终古沉沦于死亡之渊里了;人的价值在于能忏悔,能革新。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反智主义主宰社会固然不好,但一个没有反智主义的社会,也同样成问题。有人说中国历代的专制皇权,实际上非常“主智”,并不“反智”。查诸历史,中国的一个个王朝,都是靠读书人来支持。这种权力和知识的伙伴关系,通过科举给制度化了。被统治者则缺乏基本的文化资源。 这也是我为什么要把“反智主义”变成一个中性词,并强调其正面意义的原因。因为被士大夫主宰了至少两千多年的中国文化,太强调读书人的权力,一般老百姓没有表述自己的利益和意见的渠道。到了近代也是如此。鲁迅的《阿Q正传》就是一个例子。鲁迅对中国农民并没有太多深入的了解。他年纪轻轻就进了洋学堂读书,甲午战争后不久留日,正好赶上战后日本狂热的战争宣传的余波。甲午一战,突然使日本人觉得经过了西化的日本比作为亚洲传统文化中心的中国要优越。于是媒体上把中国人描述成麻木、愚昧的群体。比如当时表现甲午战争的木版画,不久前在麻省理工学院网站上作为研究素材在有批判性说明的条件下展示出来,该校的中国学生还抗议。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他们自己正是读《阿Q正传》长大的一代。阿Q的形象,和这些版画中一些中国人的形象并无太大区别。这种对农民的蔑视,被完全没有做农民的经验的知识分子如此强烈地表达出来,成为现代中国意识的一部分。农民的“精神麻木”和“愚昧无知”,也成了中国种种问题的根源。我们长期以来对农民的歧视,与这种知识分子的优越意识当然也有深刻的联系。 阿Q这种由知识分子创造的小民百姓的形象之所以不受挑战地主宰了中国人的现代意识这么久,一大原因就是老百姓没有任何文化资源和权力对之反击。而一个有反智主义传统的社会就完全不同了。美国便是一例。美国的建国之父,多是社会精英。但是他们继承的传统,则源于古典的希腊罗马,反智的成分很强。比如,

文档评论(0)

ochenga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