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施工过程力学是研究施工开挖与支护时间和空间顺序的力学效应及转移规律;不仅要关注开挖后隧道洞周应力或位移及支护受力的大小,而且要掌握开挖掌子面及前方围岩的应力或位移;不仅要关注各阶段围岩静力场和位移场规律,而且要掌握施工过程应力场、位移场的转移规律;它是合理施工方法和控制技术形成的基础。 通常是全断面法、台阶法、预留核心土环型开挖法和多分部法等,而多分部法又变化有CD法、CRD法、双侧壁导坑法、多台阶多部法等。 多分部开挖空间小、限制了大型隧道施工设备的使用,进度慢、安全性差,在遇到松软、破碎软岩或浅埋条件时,往往还不能实现变形控制要求。 结构工程中的强度判据,在隧道工程中往往因为岩体过于复杂而遇到很大困难。 围岩屈服区或松动区判据,因围岩强度准确把握是十分困难,难以建立围岩屈服区或松动区特征与洞室失稳的量化关系。 隧道变形量或变形速率判据是以隧道变形或变形速率量值超过规定范围为依据。隧道内表面位移通过测量仪器测得,通过周边位移观测以了解隧道的力学动态比较直观、也易于实施,国内外大多应用该方法。 隧道洞内位移控制,就是从隧道出现的各种极限状态入手,找出在某种安全状态下洞周各控制点的极限(或允许)位移。 隧道洞内位移它不仅要关注开挖后隧道洞周位移、速率,也应掌握隧道“掌子面挤压变形、预收敛和洞周收敛变形”等空间位移规律。 位移控制不仅要要用位移和速率,还要根据围岩性质,应用位移或速率的形态特征进行综合判别。 “动态设计施工”是隧道工程遵循的基本原则,“预设计、施工、监测、设计修正和施工方法调整”是隧道工程的基本技术路线。 施工监测信息反馈技术,除在浅埋隧道和少数重点隧道工程的施工决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外,对于多数铁路隧道,大量监测信息如何应用,如何根据监测信息修订相应支护参数和改变施工方法,都亟待研究解决。 隧道开挖后,深埋隧道位移、浅埋地表位移和隧道位移是围岩施工动态的最显著表现,最能反映出围岩和支护的稳定性。因此对隧道周边位移的量测是最直接、最直观、最有意义、最经济和最常用的量测项目。 表7-9-5 净空位移量测的测线数 测试要求 尽量采用非接触式量测 第一次测试时间尽量在开挖后12小时内 时态(或进尺)关系曲线及时绘制 位移量值和速率综合判别 对整体下沉显著的应增加拱脚下沉监测 对有掌子面稳定稳定问题的宜开展掌子面挤出变形监测 非接触三维变形观测对观测系统的要求 ① 应采用具有膜片反射功能的全站仪。建议高铁大断面黄土隧道采用60~70mm规格的膜片,不宜使用尺寸小于50×50mm的膜片。 ②全站仪推荐采用1″~2″级全站仪。全站仪测距精度则应达到2mm±2ppm及以上,分辨率0.1mm。 ③ 为提高隧道内观测作业速度,推荐使用带ATR功能的自动观测全站仪。 ④所选全站仪应配置红色可见光激光指示和目标照明功能。所选全站仪防尘等级应不小于IP5。 (3)基于ATR功能的TPS1200隧道位移非接触观测系统 该系统由徕卡TCA1200系列自动全站仪、反射膜片和PDA组成,具有ATR目标自动识别功能,可自由设站自动完成隧道位移监测,其单站自由设站三维坐标精度≤1mm。 ① 测点布置 ②基准点布置:建立全站仪自由设站坐标系的基准点由两点组成,其中一点为坐标原点要求稳固不动,另一点用于确定横轴方向,该点沿竖轴和横轴方向的位移不影响测点的位移观测。 ③ 测站设置:采用自由设站的仪器不需对中,采用70×70mm膜片时测程应控制在30~60m之间,采用50×50mm膜片时应控制在30~45m之间。 四、量测数据分析与反馈 1、规范位移值的应用 表6-3-1 单线隧道初期支护极限相对位移(%) 表6-3-2 双线隧道初期支护极限相对位移(%) 表7-9-6 量测数据管理基准参考值 表6-3-3 变形管理等级 3. 位移-时间曲线(位移时态曲线)形态判断 岩体破坏前变形曲线可分为三个阶段 (1)基本稳定区 (2) 过渡区 (3) 破坏区 变形速率逐渐增大,即 >0。表明围岩已进入危险状态,须停工,进行加固。 位移值、位移速率、位移加速度综合判别。 要求监测数据及时处理。 五、 典型工点位移监测应用情况 乌稍岭隧道分区段最大变形速率与累计变形量统计 最大变形速率与累计变形的关系 在隧道工程监控量测中,除累计变形外,变形速率是另外一个进行围岩稳定性评价的重要判别指标。研究最大变形速率与累计变形的关系也是在施工初期阶段进行最终变形预测的方法之一。 表6-2 岭脊千板岩地层区段隧道极限位移 单位:(mm 表6-4 乌鞘岭隧道岭脊段位移控制基准 (单位:mm) 六、黄土隧道位移监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6(SK) 介词专升本复习.ppt
- 6,A级保养.ppt
- 6-1-8_年龄问题.题库教师版.doc.doc
- 6-2 数据加密技术.pptx
- 6-2016西南区品质优化之路.pptx
- 6-2单层工业建筑天窗构造.pptx
- 6-3定积分在几何上的应用.ppt
- 钢结构工程量计算课件.pptx
- 2025至2030文化旅游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与投资报告.docx
- 企业管理视角下股权结构、治理环境对碳信息披露的影响.pdf
- 2025至2030文化旅游综合体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战略报告.docx
- 钢轨探伤管理课件.pptx
- 欧典企业系列培训教程之店面销售技巧.ppt
- 北京蓝郡项目3期传播策略.ppt
- 2025至2030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竞争格局与投资价值报告.docx
- 辽宁丹东商业深度调研分析(商圈_项目_客群).ppt
- 2025至2030新型墙体材料模板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
- 2025至2030新型建筑材料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管理策略报告.docx
- 2025至2030新型显示器件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
- 钢铁企业水处理技术.pptx
最近下载
- 最地震演练脚本.docx VIP
- 《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处分条例》解读.docx VIP
-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件 第7章 物质结构基础.ppt VIP
- Kyocera京瓷ECOSYS M4125idn_M4132idn操作手册.pdf
- 含糖透析液对血透病人的影响.doc VIP
- RADWIN5000安装调试指南.doc VIP
-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四章 物质结构简介.ppt VIP
- 体育康养与自然疗法的结合研究论文.docx VIP
- 2025年广东省基层住院医师线上岗位培训《医学人文及医患沟通》-中医学专业培训课程公共课答案.docx VIP
- 含糖透析液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血压和心率变异性影响.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