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课时讲练通】2014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第2课 “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提升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1.doc

【课时讲练通】2014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第2课 “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提升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1.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时讲练通】2014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第2课 “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提升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1 一、选择题 1.(2013·乐山高二检测)“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该观点(  ) A.强调治国策略要随时代变化而改革 B.分析了夏商灭亡的根本原因 C.改革就要否定礼乐制度和古代传统 D.所说的“国”是当时的秦朝 2.商鞅变法的内容中,对秦国封建经济的发展起到明显推动作用的是(  ) ①重农抑商 ②奖励军功 ③废井田制 ④奖励耕织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2013·安徽模拟)商鞅变法规定:民众“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 A.统治者重视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B.有利于杜绝奴隶存在 C.有利于封建小农经济的发展 D.禁止商业的发展 4.商鞅变法中推行下图所示标准器具的主要目的是(  ) A.加速商品经济发展 B.加强中央集权 C.巩固统一局面 D.为灭六国做好准备 5.(2013·宁波高二检测)商鞅变法的法令公布后,生活在咸阳附近的某农民感到既兴奋,又恐惧。令他恐惧的法令条文最有可能是(  ) A.废井田,开阡陌 B.重农抑商 C.统一度量衡 D.实行连坐法 6.(2013·阜阳高二检测)商鞅变法中堪称我国两千多年封建官僚制度开端的是(  ) A.废除井田制 B.建立户籍制 C.推行县制 D.统一度量衡 7.(2013·济南高二检测)毛泽东同志认为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是一个具有宗教徒般笃诚和热情的理想主义者”。说明商鞅是“理想主义者”的变法措施是(  ) A.废井田,开阡陌 B.刑不避大夫 C.连坐法 D.奖励耕织 二、非选择题 8.(2013·枣庄高二检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孝公任商鞅,鞅以三晋地狭人贫,秦地广人寡,故草不尽垦,地利不尽出。于是诱三晋之人,利其田宅,复三代无知……(使其)务本于内,而使秦人应敌于外。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 ——《通典·食货》 材料二 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 ——《荀子·议兵》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为什么要“诱”三晋之人,三晋之人为什么会受商鞅之“诱”,结果如何?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说法的原因。 9.(2012·龙岩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春秋时期,社会上层即贵族层、统治者层皆按宗法制组成父权家长制集体大家庭。这种大家庭是一个血缘亲属关系复杂、人数众多、组织庞大的宗族集团。……这种庞大的宗族共同体便构成了西周、春秋时期贵族社会最根本的社会组织。……西周、春秋时期的家庭形态,除了宗法贵族集体大家庭之外,另有庶民、奴隶等个体家庭,但无经济、政治上的独立性,尚被包容于宗法大家庭以及各类共同体(如村社)外壳之中。 ——张金光《商鞅变法后秦的家庭制度》 材料二 “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休息、居住)者为禁”“始秦戎翟之教(当初,秦国的习俗和戎狄一样),父子无别,同室而居,今我更制其教,而为其男女之别”。 ——《史记·商君列传》 (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前家庭制度的特点。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的政策导致了家庭制度的什么变化?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家庭制度改革对秦国的影响。 (2012·长春高二检测)商鞅变法中“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措施的最重要意义是(  ) A.从法律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B.增强了秦国的经济实力 C.打破了原来的土地疆界和灌溉系统 D.扩大了农民的占田份额 答案解析 1.【解析】选A。“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是指要根据形势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治国策略,不能师古,强调变革。故选A。 2.【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能力。商鞅变法中重农抑商、废井田制、奖励耕织等措施对推动秦国封建经济的发展有明显作用,而②奖励军功则在政治军事上起直接作用。 3.【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材料内容所涉及的改革措施,从“本业”“事末”等信息可知是指重农抑商。A与重农抑商相背,B不是重农抑商的影响,D表述错误,抑商,即抑制商业的发展,而不是禁止商业发展。 【规律方法】历史文言文材料题的解题技巧 (1)当考题中出现比较难懂的文言文字句时,我们可以不必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些字句上,而应从总体上去思考,这是做好这类试题的前提条件。 (2)解答历史文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k80860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