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题2 胡萝卜素的提取 1831年,瓦坎罗德尔从胡萝卜中分离到了胡萝卜素,但直到20世纪30年代,胡萝卜素的化学结构才得以确定。植物中的胡萝卜素经人体吸收后,可以在体内转变为有生理活性的维生素A。胡萝卜素能够治疗因维生素A缺乏所引起的各种疾病。此外,胡萝卜素还能够有效清除体内的自由基,预防和修复细胞损伤,抑制DNA的氧化,预防癌症的发生。 (一)胡萝卜素: 一、基础知识 从胡萝卜中提取出来的橘黄色物质包括多种结构类似物。 (二)胡萝卜素分类 α、β、γ 三类 一分子的β-胡萝卜素 可氧化成两分子 维生素A 维生素A β-胡萝卜素 胡萝卜素的作用 医药:治疗因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疾病,预 防癌症 饮食:食品、饮料、饲料的添加剂,常用的 可食用色素 2、提取β-胡萝卜素的工业方法: 植物中提取 岩藻中提取 利用微生物的发酵生产 胡萝卜素的理化性质: (1)橘黄色结晶; 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2)不溶于水、 微溶于酒精、 易溶于石油醚等有机溶剂 3、实验室提取方法: 萃取法 选择什么作为萃取剂? 影响萃取的因素有哪些? 如何设计提取胡萝卜素的装置? 提取胡萝卜素的实验流程是怎样的? 萃取剂: 水不溶性萃取剂 ——乙醇、丙酮 ——石油醚、乙酸乙酯、乙醚、 苯、四氯化碳 水溶性萃取剂 思考1:乙醇和丙酮能够用于胡萝卜素的萃取吗? 不能。因为乙醇和丙酮是水溶性有机溶剂。 探究一:萃取剂的选择 二、实验设计 石油醚、乙酸乙酯、乙醚、苯、四氯化碳 几种水不溶性有机溶剂的沸点: 90-120℃ 77℃ 35℃ 80℃ 76℃ 思考2:哪种有机溶剂最适宜用来提取胡萝卜素? 主要因素:萃取剂的性质和使用量 原料:颗粒的大小、紧密程度、含水量 环境:温度、时间等 原料颗粒小、水分少、萃取温度高、时间长 效果好 探究二:影响萃取的因素 制备好的 胡萝卜干粉 萃取剂 石油醚 圆底烧瓶 放入 置于 水浴装置 上部固定冷凝管 加热一段时间 移去酒精灯 冷却 得到圆底瓶的萃取液 防止加热时 有机溶剂的挥发 温度高, 萃取的效率高 探究三:胡萝卜素提取装置的设计 过滤 浓缩 思考:如何进一步获得较为纯净的胡萝卜素? 萃取过程的注意事项: (1)萃取剂为挥发性强且易燃烧物质,萃取过程应避免明火加热,以防止引燃有机溶剂。 (2)为防止加热时有机溶剂挥发,要在加热瓶口安装冷凝回流装置。 (3)萃取液的浓缩可直接使用蒸馏装置。 (4)浓缩前要进行过滤。 实验流程: 胡萝卜→ 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胡萝卜素。 萃取 浓缩 粉碎 干燥 过滤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旧知回顾 一、实验目的 绿叶中的色素 二、实验过程 三、实验结果 ——纸层析法 基线取点? 对照点样? 干燥层析? 对比观察 比较颜色的深浅,是否出现杂质 三、效果分析与评价 结果评价 若萃取样品中出现了与标准样品相同的层析带,则提取胡萝卜素的实验成功; 若层析后的滤纸条上会出现多个不同高度的色素点样,则提取到的胡萝卜素含有杂质。 课堂小结 一、基础知识——胡萝卜素的理化性质 二、实验设计——萃取法 三、效果分析与评价——纸层析法 作业 《胡萝卜素的提取》练习 【巩固1】 下列对于胡萝卜素的提取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萃取过程中应避免明火加热,采用水浴加热 B.为了防止加热时有机溶剂的挥发,还需要在 加热瓶口安装冷凝回流装置 C.萃取液的浓缩可直接使用蒸馏装置 D.在浓缩前,不需要过滤,因为萃取液中没有 不溶物 答案 D 【巩固2】 下图为胡萝卜素的纸层析结果示意图,属于标准样品的层析点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⑤⑥ D.③④⑤⑥ 解析 标准样品中的色素种类单一,在滤纸上扩散的速度相同,因此只出现一个色素圆点。 答案 B 其他色素和杂质 β-胡萝卜素 操作提示 1.在干燥时要注意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会导致胡萝卜素分解。 2.胡萝卜干燥的速度和效果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干燥时间太长 破碎程度 温度 温度太高 干燥方式 用层析法鉴定时应注意的问题 (1)点样应该快速细致,点样斑点不能太大(直径为2 mm左右) 。 (2)每次点样后,可用吹风机吹干,注意保持滤纸干燥。 (3)将点好样的滤纸卷成筒状。(卷纸时注意滤纸两边不能互相接触,以免因毛细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