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土方放坡系数
土方放坡系数(m):
(如图所示)是指土壁边坡坡度的底宽b与基高h之比,即m=b/h计算
1、在建筑中,放坡应该从垫层的上表面开始 ;
2、管线土方工程定额,对计算挖沟槽土方放坡系数规定如下:
(1)挖土深度在lm以内,不考虑放坡;
(2)挖土深度在1.01m~2.00m,按1:0.5放坡;
(3)挖土深度在2.01m~4.00m,按1:0.7放坡;
(4)挖土深度在4.01m~5.00m,按1:1放坡;
(5)挖土深度大于5m,按土体稳定理论计算后的边坡进行放坡。
注意:
计算工程量时,地槽交接处放坡产生的重复工程量不予扣除。
因土质不好,基础处理采用挖土、换土时,其放坡点应从实际挖深开始。
在挖土方、槽、坑时 ,如遇不同土壤类别 ,应根据地质勘测资料分别计算。
边坡放坡系数可根据各土壤类别及深度加权取定
这张表的数据并不是在每个地方都适用,只是通用规则,根据2009年新规范讲义:
土类单一土质时,普通土(一二类)开挖深度大于1.2米开始放坡(K=0.50),坚土(三四类)开挖深度大于1.7米开始放坡(K=0.30)。
土类混合土质时,开挖深度大于1.5米开始放坡,然后按照不同土质加权计算放坡系数K。
建筑工程施工手册中对放坡系数的规定 放坡高度、比例确定表
土壤类别 放坡深度规定(m) 高于宽之比 人工挖土 机械挖土 坑内作业 坑上作业 一、二类土 超过1.20 1:0.5 1:0.33 1:0.75 三类土 超过1.50 1:0.33 1:0.25 1:0.67 四类土 超过2.00 1:0.25 1:0.10 1:0.33 注:1.沟槽、基坑中土壤类别不同时,分别按其土壤类别、放坡比例以不同土壤厚度分别计算;
2.计算放坡工程量时交接处的重复工程量不扣除,符合放坡深度规定时才能放坡,放坡高度应自垫层下表面至设计室外地坪标高计算。
体积计算公式
圆柱体:体积=底面积×高
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锥 体: 底面面积×高÷3
台 体: V=[ S上+√(S上S下)+S下]h/3
球缺体积公式=πh2 (3R-h)÷3
球体积公式:V=4πR3/3
棱柱体积公式:V=S底面×h=S直截面×l (l为侧棱长,h为高)
棱台体积:V=〔S1+S2+开根号(S1*S2)〕/3*h
注:V:体积;S1:上表面积;S2:下表面积;h:高
挖方放坡系数及计算公式
(1)挖方形或长方形地坑放坡工程量计算:
计算公式:
V:(B1+2C+KH)×(B2+2C+KH)×H+1/ 3K2H3
式中:
V=挖土方体积(立方米);
H=地坑深虔度米);
B1=基础长度(米)
B2==基础宽度(米)
C=工作面宽度(米)
K=坡度系数
??1/3K2H3?=角锥体体积。
(2)挖圆形地坑放坡
算式:
V=1/3πH(R12+R22+RlR2)
式中:??V一挖土体积(立方米)
H~地坑深度(米)
R1一坑底半径(米)
R2一坑上口半径,R2=R1十KH(米)
K一坡度系数
土方放坡计算公式
土石方工程
一、人工平整场地:
S=S底+2*L外+16
二、挖沟槽:
1.?垫层底部放坡:
V=L*(a+2c+kH)*H
2. 垫层表面放坡
V=L*{(a+2c+KH1)H1+(a+2c)H2}
三、挖基坑(放坡)
方形: V=( a+2c+KH)*( b+2c+KH)*H+1/3*K2H3
圆形: V=∏/3*h*(R2+Rr+r2)
放坡系数
类别
放坡起点
人工挖土
机械挖土
坑内作业
坑上作业
一、二类别
1.20
1:0.5
1:0.33
1:0.75
三类土
1.50
1:0.33
1:0.25
1:0.67
四类土
2.00
1:0.25
1:0.10
1:0.33
承台计算公式
1. 【AB+ab+(A+a)(B+b)】*h2/6+ABh1
1.基坑土方量计算
挖基坑多用于需全部大开挖的满堂基础、独立基础、设备基础等土方工程。
(1) 四面放坡基坑土方量计算
基坑土方量的计算可近似地按棱柱体(即上下底为两个平行的平面,所有的顶点都在两个平行平面上的多面体)体积公式计算。
V=(1÷6)H(A1+4A0+A2) (1)
式中V——四面放坡基坑土方量(体积)(m3);
H——基坑深度(m);
A1、A2——基坑上、下底面积(m2);
A0——基坑中截面((1÷2)H处)面积(m2)。
(2)圆形放坡基坑土方量计算
圆形放坡基坑土方量按下式计算。
V=(1÷3)πH (R21+R1R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