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太炎门生的崛起 背景 京师大学堂自开办以来,桐城文人多再次任教,当时学术主流为桐城派引导 严复任校长后,想使文科后尽讲西学,于是在人事聘请上,规定除文科外“余科监督、提调,必用出洋毕业优等生 1912年,何遹时接任校长,何遹时辞职后,胡仁源接任,二人皆曾留学日本 章太炎与章氏之徒 章氏之徒:章太炎因宣传革命致使流亡日本时,一批学生刚好在 留日热潮中,拜 入其门下,之后陆续返国。 具体人员:钱玄同(疑古)、许寿裳、朱希祖、黄侃(季刚)、刘文典(舒雅)、 汪东(旭初)、沈兼士、马裕藻、龚宝铨、周树人(鲁迅)、周作人、 胡以鲁、易培基、陶焕卿、钱家治、朱宗莱、余云岫; 特点:主要在教育界工作,大都为浙江人和何遹时,胡仁源有同乡之谊 聘请沈尹默 1912年,杭州工业学校校长许炳坤访见沈尹默,并向何遹时和胡仁源推荐他 曾留学日本九个月,其弟是太炎门生沈兼士 第一位被视为章太炎一派而被聘到北大的人教者 民国初年,书坛就有“南沈北于(右任)”之称。 原名君默,字中、秋明,号君墨,别号鬼谷子,浙江湖州人,著名的学者、诗人、书法家、教育家。 与陈独秀关系不和,因陈独秀曾批其书法“字则其俗在 骨”。 读音统一会 1912年7至8月间,教育部为了促进国语的统一,在北京召开临时教育会议。 1913年2月至5月间,歌声代表四十四人,另加教育部延聘的人员,乃一同齐集北京,共同商讨读音统一问题。期间,这些人为了标音方式意见纷纭。后来,作为浙江省代表的太炎门生朱希祖、马裕藻、许寿裳等人建议,根据章太炎创制的三十六个纽文(声母)、二十二个韵文(韵母),作为标音符号,即注音字母。这个提议左后获得通过。朱希祖等人由于在会上的表现,声名远播于京师。 沈尹默之后的各人 章太炎对弟子们的评价:“弟子成就者,蕲春黄侃季刚、归 安钱夏季中、海盐朱希祖逖先。季刚、季中皆明小学,季刚尤 善音韵文辞。逖先博览,能知条理。” 黄侃:1915年秋,被聘为中国文门教授,讲授词章学及中国文学史 在经学、文学、哲学各个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尤其在传统“小 学” 的音韵、文字、训诂方面更有卓越成就。 钱玄同: 1913到北京,先在北京高等师范附属中学任教:不就转入 北京大学,先任图书管理员,再转任预科文字学教授。语言改革 活动家、文字音律学家 朱希祖:1913年末,因沈尹默介绍,被被北大聘为预科教授。 著名的史学家 聚餐 1914年6月,夏锡祺被委任为文科学长,此时桐城派已失去左右文科发展的力量 9月27号,北京的太炎门生聚餐于瑞记饭店 鲁迅日记记载:“上午得沈尹默、沈馫士、钱中季、马幼渔、朱馪先函招午饭于瑞记饭店,正午赴之,又有黄季刚、康性夫、曾不知字,共九人。” 这次聚餐说明了太炎门生已陆陆续续从沿海的省立中学进入首都的最高学府。渐渐取代旧功名出身的桐城派文人,成为北大文科新势力。 沈尹默和太炎门生对桐城派的态度 “那些老腐朽应当让位,大学的阵地应当由我们占领。” 骈散之争:黄侃和刘师培认为古文家“借文以载道之说,假义理为文章”,其实是浅陋寡学。 因此打算通过一场“骈散之争”驱除桐城派的影响。 朱希祖公然斥桐城派中人为“空疏之士”,谓桐城祖师方苞、姚鼐当年之所以于治朴学者为敌,为的是“掩其不知经术之耻”。 旧退新起 《朱希祖日记》1917年11月15日条下记:桐城姚君仲实,闽侯陈君石遗主散文,是所谓桐城派者也。今姚、陈二君已辞职矣。 1916年底,胡仁源辞去北大校长职务,与章太炎为多年故交的蔡元培继任校长,太炎门生在该校的地位益形巩固。至此,沈尹默之后,经过数年来的呼朋引类,其友辈在文科中已取桐城派的势力而代之。 完 谢谢指导! * * 章太炎在当时享有名誉,原因有二: 一、在清末宣扬革命,入民国后被封为革命元勋。 二、有众多著述,其学复承乾嘉朴学正轨,由小学而治经学、史学、诸子文、文学、佛学等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