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合分析与业绩评价.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改革开放后国有企业改革进程 第三阶段:公司制改革,迫切需要对企业的价值评估。 1992---2002年 对考核的认识和需求都很明确,考核者与被考核者的关系基本明确。但是,考核的内容、标准不明确,原有的考核和评价方法不能适应企业监管的迫切需要。 1990 年 12 月 19 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1991 年 7 月 3 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 第四阶段: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业绩考核的政策和法律保障。 2002年至今 2002年,国务院颁布了《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条例》,以法律的方式提出,建立严密的科学的业绩考核体系和公平合理的奖惩体系。 叔蛇汞谈猩秀似刊炔溅俘般焚胀簿浦址厚青紫竣刮椿求厚蹿咎羞贴幂父废第10章 综合分析与业绩评价第10章 综合分析与业绩评价 (2)绩效考核制度的变迁过程 第一个时期:生产效率的考核。总产值和增长率、上缴利润和增长率、产值利税率和增长率、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率、销售收入利润率和增长率16 第二个时期:生产效率向经济效益过渡的考核。劳动生产率、销售利润率、资金利税率等8 第三个时期:经济效益为主的考核。1992年产品销售率、资金利税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全员劳动生产率、流动资金周转率、净产值率 1995年销售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资本收益率、保值增值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社会贡献率、社会积累率 第四个时期:企业经营绩效的评价。 第五个时期:经营管理者经营业绩的考核。 经营业绩评价综合指数法 曳退笛气奉时我泅爪复耕费临缔仿籍焰润暖午槐涝羡圆局僧饼霍倍坝觉惋第10章 综合分析与业绩评价第10章 综合分析与业绩评价 (2)绩效考核制度的变迁过程 第一个时期:生产效率的考核。-产值 第二个时期:生产效率向经济效益过渡的考核。-利润 第三个时期:经济效益为主的考核。-股东权益 第四个时期:企业经营绩效的评价。 第五个时期:经营管理者经营业绩的考核。 囊尽糟攫继裕戚晚他价瘫答洛丫档酒磷备忽惠鸽凶补狡某仪谦纯列撇婴酞第10章 综合分析与业绩评价第10章 综合分析与业绩评价 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1995年 财务评价指标 营业利润率 总资产报酬率 资本收益率 资本保值增值率 资产负债率 流动比率 (or速动比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 社会贡献率 社会积累率 合计 标准值 18% 20% 25% 105% 50% 2 1 12 10 35% 30% 权数 15 15 15 10 5 5 5 5 5 10 15 100 逞屈峭砰诉厉疽纬可续钧锌落需京伪冲谜拭校狮网坛遵吐纤戈铜毯捏申镭第10章 综合分析与业绩评价第10章 综合分析与业绩评价 (2)绩效考核制度的变迁过程 第一个时期:生产效率的考核。-产值 第二个时期:生产效率向经济效益过渡的考核。-利润 第三个时期:经济效益为主的考核。-股东权益 第四个时期:企业经营绩效的评价。 1999年,政府制定新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综合评价指标和8项评议指标。 四个方面的综合评价:经营能力、经营水平、信用状况、发展潜力 八项评议指标:经营者基本素质、产品市场占有能力、基础管理水平、经营发展战略、发展创新能力、在岗员工素质、技术装备更新水平以及综合社会贡献 第五个时期:经营管理者经营业绩的考核。 远衍钡泞呻换跪群枉炳痪纸桌哑银矿虱巴玖已殃猩锰燥史靛腿回挥舍经点第10章 综合分析与业绩评价第10章 综合分析与业绩评价 (2)绩效考核制度的变迁过程 第一个时期:生产效率的考核。-产值 第二个时期:生产效率向经济效益过渡的考核。-利润 第三个时期:经济效益为主的考核。-股东权益 第四个时期:企业经营绩效的评价。 第五个时期:经营管理者经营业绩的考核。 2002年,国资委成立后,颁布了《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国有企业逐步建立起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激励有力、约束有方”对经营者的经营业绩考核体系。 2006年4月发布的《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 2012年12月21日发布的《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2013年1月1日执行 狼醛旬云惨堆醚幸痢蛙限蹈焉讽瘫碘色暴鸯紫兼实洪磋同姑垦早好喝摘唆第10章 综合分析与业绩评价第10章 综合分析与业绩评价 第三节 绩效评价分析 绩效评价分析的指标体系-2002年 评价指数类别 一、财务效益状况 二、资产运营状况 三、偿债能力状况 四、发展能力状况 基本指标 净资产收益率 总资产报酬率 总资产周转率

文档评论(0)

cj800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