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理学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它除了对世界的认识外,还包括对社会的要求,即遵守三纲五常的儒家伦理道德;它还包括对人自身修养的要求。 如何才能认识到和把握住“理”呢,理学提出了一个让我们很难理解的概念:“格物致之”。格物就是即物穷其理,探个究竟;致知,要达到欲其所知无不尽也。简单地说,就是凡事都要通过认真研究弄个明白,做个彻底的明白人。 * 只要有良知良能就可以成为圣人。只要找到内心的良知,愚夫愚妇也可以成为圣人,没有高低贵贱的差别。他的这种说法会增强每个人加强道德修养的信心和主动性。 * 第3课 宋明理学 ---探理学之源 走理学之路 寻理学之果 探理学之源 一、兴起背景: 一、为什么会兴起理学? 材料一:唐朝杜牧的《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南朝梁武帝,三次舍身入寺院为僧。 材料二:素怀“隐逸”之志的葛洪,曾在东晋供职近14年之久,在其屡次入仕失败后,才开始著述修道。南朝道教著名人物陶弘景也是在官场不得意的情况下入道的。东晋时道教日盛,不仅有皇帝、大臣信奉,下层民众中也拥有众多的信徒。 请问:材料反映了魏晋时期什么现象? 1、魏晋南北朝:佛教和道教迅速传播,儒学的发展逐渐出现危机。 探理学之源 一、兴起背景: 一、为什么会兴起理学? 2、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 1、魏晋南北朝:佛教和道教迅速传播,儒学的发展逐渐出现危机。 探理学之源 一、兴起背景: 一、为什么会兴起理学? 2、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 1、魏晋南北朝:佛教和道教迅速传播,儒学的发展逐渐出现危机。 3、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佛道的发展使儒学正统地位面临严重挑战。 走理学之路 一、兴起背景: 二、什么是理学?为什么在宋代兴起? 三教合一 二、宋明理学: 1、形成的历史背景: (1)宋代为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重文轻武,倡导尊儒读经。 (2)宋代农业、手工业经济的发展,科技文化的进步。 (3)从魏晋至唐,儒、佛、道三教长期论争和融合奠定了基础。 走理学之路 一、兴起背景: 二、什么是理学?为什么在宋代兴起? 三教合一 二、宋明理学: 2、含义: 理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 道、佛 儒(根本) (目的) 1、形成的历史背景: 走理学之路 一、兴起背景: 三教合一 二、宋明理学: 1、含义: 2、形成的历史背景: 3、代表人物: 宋明理学 兄程颢 弟程颐 朱熹 陆九渊 王阳明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材料一: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 材料二:其(理)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 材料三: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程朱理学 阅读下列材料,归纳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 请概括: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什么? 理学还涵盖了哪些领域? 理学的宇宙观 “理”是世界的本原 其实质是客观唯心主义,即认为世界统一于人的意识之外的精神存在物如绝对精神、上帝的意志。 材料四 “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 “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是“遏人欲而存天理”。 理学的道德观: 存天理,灭人欲 天理:即封建伦理道德和等级秩序 材料五: 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 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理学的方法论 ———格物致知。 怎么才能通达“理”? 观书有感 南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二程(北宋)观点 天理是万物本原,先理后物 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 “格物致知”把握“理” 朱熹(南宋)观点 理之源在于天理 天理就是三纲五常,存天理灭人欲 “格物致知”明道德之善 程朱理学的观点 世界观(核心):天理是万物本原,先理后物 道德观: 理在社会上表现为儒家道德规范 方法论: 格物致知 (客观唯心主义) (道教) (佛教) (儒家) 存天理灭人欲 程朱理学 适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南宋以后成为官方哲学。 《四书章句集注》成为教科书。 学术思想流传海外。 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影响: 程朱理学 ★南宋思想家陆九渊是心学的开创者 ★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 ★王守仁,世称阳明先生。他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灌口中学(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7课+岳阳楼记课件(共30张PPT).ppt
-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灌口中学(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5课+喂—出来+课件(共37张PPT).ppt
- 福建省四地六校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政治试题解析(原卷版).doc
-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灌口中学(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4课+托尔斯泰课件(共20张PPT).ppt
- 福建省四地六校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政治试题解析(解析版).doc
- 福建省四地六校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联考(12月)生物试题解析(原卷版).doc
- 福建省四地六校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生物试题解析(原卷版).doc
- 福建省四地六校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doc
- 福建省四地六校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联考(12月)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doc
- 第15课 理性之光23张ppt.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