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乱报告制度.doc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霍乱报告制度 篇一:霍乱等肠道传染病登记、报告和预防处置制度 霍乱等肠道传染病登记、报告和预防处置制度 1、每年4月至10月底,按时开设肠道门诊,专人、专室、专设备,备有专用药械,24小时值班。 2、肠道门诊设有腹泻病人登记簿,对就诊病人进行全面具体的登记,如姓名、性别、年龄、诊断、治疗、检查及详细地址等。 3、加强腹泻病人管理,做好腹泻病人的登记、采样、送样、上报工作。 4、如发现急性肠道腹泻病乱等肠道传染病须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进行网络直报。疑似病例疑似或确诊病例,须立即报告院领导,并报告区疾控中心。诊治霍乱在确诊或否定诊断后,做好更正报告。 5、搞好重点人群特别是典型疑似病人、来自疫区 、饮服人员及流动人口的腹泻病人的采样。 7、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处理完病人,先用消毒液泡手,再用肥皂洗,用流水冲。病人的的呕吐物、排泄物必须消毒后再倾倒。 9、对漏报、瞒报、缓报疫情的,依法追究个人责任。 篇二:霍乱防治工作制度 霍乱防治工作制度 肠道门诊工作制度 认真做好肠道门诊腹泻病人的登记工作,登记项目齐全; 加强重点人群(疑似病人、饮服行业、流动人口、从疫区来的腹泻病人)的采样和送检工作,检索率不低于10%; 对疑似病人要做好留验,限制其活动,并立即上报辖区卫生防疫站; 做好抢救药品和消杀药品的准备工作,并经常更换新的有效药品; 做好肠道门诊的消毒工作; 按时上报肠道门诊腹泻病人登记检索旬报表; 做好对腹泻病人的健康宣传。 传染病隔离消毒制度 霍乱、艾滋病、肺炭疽病人或疑似病人一经发现,要依法立即给予隔离,进行检疫、医学检查和治疗,被其污染的场所要立即进行消毒; 对必须消毒的乙类传染病,在接到疫情报告后,48小时内进行终末消毒,对不能入院治疗的由卫生室防疫医生指导病家自行消毒; 因患鼠疫、霍乱、炭疽病死亡的病人尸体消毒处理后,立即进行火化,因病毒性肝炎、伤寒和副伤寒、艾滋病、白喉、脊灰死亡的病人尸体消毒处理后火化; 防保站每天要检查住院传染病人的消毒隔离工作; 预防接种器械要严格消毒,接种门诊在每次接种前要进行一次预防消毒; 隔离消毒工作要专人负责,并认真做好隔离消毒记录 吐泻物处理制度 认真做好腹泻病人吐泻物的处理记录,记录项目齐全; 按照5份吐泻物加1份漂白粉的比例将混合物搅拌均匀,作用2小时后深埋或倒入粪坑; 吐泻物容器要用1%漂白粉溶液浸泡30分钟; 加强腹泻病人病原检测工作。 传染病24小时疫情值班制度 疫情值班人员必须24小时内在岗在位,任何人不得擅自脱离岗位; 疫情值班人员应详细记录好当日值班情况,详细记录疫情报告人姓名、单位等情况,做好交接班记录; 凡接到有疑似霍乱、传染病暴发疫情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重大传染病疫情时,应及时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市卫生局报告; 值班人员要自觉保持值班室的环境卫生,爱护和保管一切财务; 对于因值班缺位和不负责任造成损失、影响的,给与公开批评和和经济处罚; 要保持24小时疫情电话畅通,并详细做好电话记录。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中的艾滋病、肺炭疽、非典、脊灰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应于2小时内报告; 发现其他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伤寒、副伤寒、痢疾、梅毒、淋病、白侯、疟病的病原携带者时应于12小时内报告防保站,并及 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发现丙类传染病应于24小时内报告防保站同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传染病报告卡片填写要工整,项目齐全(住址要填写到市、镇、村、组、门牌号,14岁以下患者需填写家长姓名); 门诊医生除填写传染病报告卡以外,应详细填写门诊日志、传染病登记簿; 护理部应详细填写住院登记簿和抢救记录簿。 篇三:疫情报告制度 疫情报告管理制度 为加强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提高报告质量,为预防传染病的暴发、流行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一、疫情登记和报告制度 1、认真组织学习和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科指定专职人员负责院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按照要求实行传染病疫情计算机网络直报。 2、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为责任疫情报告人,责任疫情报告人必须按照规定及时准确报告传染病疫情信息,不得隐瞒、迟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迟报、谎报。 3、报告内容包括甲类、乙类和丙类传染病病例,甲类、乙类传染病的疑似病例,艾滋病、伤寒、痢疾、梅毒、白喉、疟疾的病原携带者以及按照省要求进行管理的其它传染病 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和AF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aojun0000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