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安徽省2016年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2016安徽省)1.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粮食酿酒 B.?面纱织布 C.?火药应用 D.?瓷器烧制?【解析】:粮食酿酒、火药应用、瓷器烧制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面纱织布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答案】:B(2016安徽省)2.在化学实验或日常生活中都应强化安全意识.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氢氧化钠不慎沾到皮肤上,立即用硫酸冲洗?B.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中,将尾气直接排放?C.使用酒精炉时,直接向燃着的炉内添加酒精?D.家中天然气泄露时.关闭阀门并打开门窗通风?【解析】:A、氢氧化钠和浓硫酸都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所以氢氧化钠不慎沾到皮肤上,先用抹布擦拭,再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故A错误;?B、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中,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所以不能用直接排放,故B错误;?C、直接向燃着的酒精炉内添加酒精容易造成火灾,所以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炉内添加酒精,故C错误;D、天然气属于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天然气泄露时,要先关闭阀门并打开门窗通风,故D正确.?【答案】:D.?(2016安徽省)3.下列选项中的物质所属类别错误的是( )选项物质类别A空气、石油、干冰混合物B氮气、水银、金刚石单质C糖类、油脂、蛋白质营养物质D甲烷、乙醇、塑料有机物A.A B.B C.C D.D?【解析】:A、干冰中只含有二氧化碳一种物质物质,属于化合物,不属于混合物;?B、氮气、水银、金刚石都是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都属于单质;?C、糖类、油脂、蛋白质都属于营养素;?D、甲烷、乙醇、塑料都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属于有机物.?【答案】:A.(2016安徽省)4.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元素信息不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的化学性质活泼?B.X表示N2?C.氧原子的质子数是8?D.三种元索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同?【解析】:A.碳是6号元素,其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4结构,最外层有4个电子,既不易得电子,也不易失电子,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B.7号元素是氮元素,其元素符号为N; C.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氧的原子序数为8,原子序数=质子数,所以氧原子的质子数为8,故正确; D.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即质子数不同,则核外电子数也不相同.【答案】:C.?(2016安徽省)5.硼氢化钠(NaBH4),其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是一种安全车载氢源.有关硼氢化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含2个氢分子 B.硼元素的化合价为+3?C.只含一种非金属元素 D.Na、B、H的质量比为1:1:4?【解析】:A、硼氢化钠是由硼氢化钠分子构成的,不含氢分子,则A错误. B、钠元素显+1价,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设硼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1)×4=0,则x=+3价,则B正确.C、硼氢化钠中硼、氢均属于非金属元素,则C错误.?D、Na、B、H的质量比为(23×1):(11×1):(1×4)≠1:1:4,则D错误.【答案】:B.?(2016安徽省)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蒸发? B.加热液体? C.测溶液的pH? D.倾倒液体??【解析】:A、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液体受热不均匀,造成液体飞溅,则A正确; B、加热液体时,不能使用量筒,则B错误;C、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则C错误.?D、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口没有紧挨、瓶塞没有倒放、标签没有向着手心,则D错误.【答案】:A.?(2016安徽省)7.2016年“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是“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逐步淘汰高耗水生产工艺 B.农作物采用大水浸灌?C.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 D.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测?【解析】:A、逐步淘汰高耗水生产工艺,能节约用水,则A符合题意;?B、农作物采用大水浸灌,浪费的大量的水资源,不利于节约用水,则B不符合题意;C、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能减少水体污染,则C符合题意;?D、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测,有利于水资源保护,则D符合题意.?【答案】:B.?(2016安徽省)8.近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商洛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
- 《最后一头战象》资料.ppt
- 《经济法》合同的效力资料.ppt
- 《醉花阴李清照》资料.ppt
- 2016国土资源概论_在线作业_1.docx
- 《经济生活》计算题资料.ppt
- 2016国家保安员资格考试试卷6.doc
- 2015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必修一全套精品课件(406张精美PPT).ppt
- 2016北京市怀柔初三一模物理试题和答案.doc
- 2016大学生恋爱与性健康作业答案.doc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1化学发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0分子荧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2色谱分离过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5气相色谱仪与固定液.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4色谱定性定量方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6气相色谱检测器.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9液相色谱固定相与流动相.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7气相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8液相色谱仪器与类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3 原子光谱和分析光谱.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