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绪论.pptVIP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评析】这一章里孔子提出对君子要求的基本点之一:“义之与比。”有高尚人格的君子为人公正、友善,处世严肃灵活,不会厚此薄彼。本章谈论的仍是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君子对于天下之事,没有什么事一定要怎么做,没有什么事一定不要怎么做,但有一点,就是一切都要依循义。原则是不可背离的,在不背离原则的前提下,行动也是具有一定自由开展的空间的。 选文9子曰:“德之不修(动词,培养)[宾语前置],学之不讲(动词,讲习)[宾语前置],闻义不能徙(动词,迁移,改变。此处指靠近义、做到义),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译文】孔子说:“(许多人)不去培养品德,不去讲习学问,听到了道义不能变而从之,自身不好的东西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事情。”【评析】春秋末年,天下大乱。孔子慨叹世人不能自见其过而自责,对此,他万分忧虑。他把道德修养、读书学习和知错即改三个方面的问题相提并论,在他看来,三者之间也有内在联系,因为进行道德修养和学习各种知识,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够及时改正自己的过失或“不善”,只有这样,修养才可以完善,知识才可以丰富。? 小结:这几则主要讲“义与君子(人格)”的问题,重点阐述人格完善。孔子认为,具备完善人格的人,应当富有智慧、克制、勇敢、多才多艺和礼乐修饰。君子要九思,要加强道德修养。 他指出君子要明白『义然后取』『见利思义』『见得思义』『义之与比』,这样才是真正的君子。“义” 不仅仅是君子的行为规范,他也为君子带来好的社会影响。就像公叔文子,该取时才取,人不厌其取。这就是“义”对于君子的好处。这些都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 身边事:◆见到掉在地上的财物,人通常会有三种选择。一是视而不理;二是据占为己有;三是寻找失主并还给他。◆现在社会上形形色色的诸如蒙骗应聘者的报名费;在电话里假扮银行、公安、电信公务员,欺骗你的银行账号密码,然后套取现金;在街上谎称拾到外币以假乱真要求分成;甚至明抢暗盗等等,这些都是属于不义之财。 * *一说“义”,从古至今,一般人理解的就是讲哥们义气,为朋友两肋插刀。三国时期的关云长,也因为千里走单骑,舍弃曹操给予的荣华富贵,护送嫂夫人过五关斩六将,投奔当时落魄的结拜兄弟刘备。从而被后世当作义的化身。那么义的含义,就仅仅是讲义气吗?义的含义是什么?荆轲刺秦王,他为报答燕国太子丹的知遇之恩,不顾个人安危,前去刺杀秦王嬴政,这是义!水浒好汉鲁智深,为救弱女子,三拳打死镇关西,这也是义!作为儒学的创始人,孔子在《论语》里面多次提到了义,他是怎样看待这个义呢?从《论语》里面提到的有关义的词语来看,它的含义并不仅仅就局限在这些方面,它还有着更深的内涵在里面,那么在孔子的眼中,义究竟还有什么含义呢?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公正、合理而应当做的。“仁”是内心思想,“义”是符合“仁”的行为。在《论语》中,“仁”和“义”有时可以互通,“富贵”常被简称为“利”。“仁义”和“富贵”的关系问题也是他的学生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因而也是孔子多次论述的问题。先看看孔子这方面的论述。■阅读全文,疏通文意后,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1.本课是集中阐述“义”的相关问题。为了很好的说明问 题,孔子都涉及了哪些与“义”有关的问题?试加以概述。 义与富贵(利)、义与君子、义与勇敢2.对10章节进行分类。□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义与富贵——1、3、4则;◇二是义与君子——2、5、6、7、9则;◇三是义与勇敢——8、10则。 选文1子曰:“富而(通“如”,如果)可求[求而不违背道义]也;虽(连词,即使)执鞭之士[手持鞭子的下等差役],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动词,喜好)[所+动=名词性短语]。”【译文】孔子说:“如果富贵合乎于道就可以去追求,即使是给人执鞭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如果富贵不合于道就不必去追求,那就还是顺从我喜欢的(道义)。”【评析】孔子在这里提到富贵与道的关系问题。只要合乎于道,富贵就可以去追求;不合乎于道,富贵就不能去追求。那么,他就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从此处可以看到,孔子不反对做官,不反对发财,但必须符合于道,这是原则问题,孔子表明自己不会违背原则去追求富贵荣华。■孔子不反对人们追求富贵,但是他非常关注一点,就是富贵是否“可求”。这段话有两点值得琢磨:第一,什么是“可求”和“不可求”?联系孔子的其他言论,这“可”与“不可”的关键,在于行为是否合乎道义。人们常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孔子是把追随道义放在求福取财之上的。第二,什么是“吾所好”呢?孔子宣扬“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论语·学而》),宣扬“朝闻道,夕死可矣”“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等等。很明显,他的所好,简单的说就是道义。许霆,1983年出生,山西翼城县人,高中毕业。2006年在广州利用ATM机故障取

文档评论(0)

ccx55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