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2005-2006高一期末五校联考语文试卷.docVIP

天津市2005-2006高一期末五校联考语文试卷.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五校联考试卷 (出卷人:王芝) 语 文   第Ⅰ卷(40分) 一.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独处(chǔ) 脉脉(mò) 倏(sh)的 霎(shà)时 B.撅(juē)断 倔强(juéjiàng) 熨(yù)帖 声名狼藉(jí) C.隽(jùn)永 沧桑(cāngsāng) 坍圮(tānpǐ) 心神恍惚(huǎnghú) D.恪(kè)守 亵渎(xièdú) 亘(gèn)古未变 窸窸窣窣(xīsū)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端倪 繁衍 简练 繁冗拖沓 B.佳宾 暇想 气馁 兴高彩烈 C.唠叨 寥落 辄止 名门旺族 D.啰索 矍烁 耸峙 不盈不溢 3.下列各句的括号内,依次应填入的一组词是 ( ) ①小屋的出现,( )了山的寂寞。 ②每个晚上,山下亮起( )的万家灯火,山上闪出( )的灯光。 ③例外的只有破晓或入暮,那时山上只有一片微光,一片( ),一片宁谧。 A.打破 闪烁 疏落 安静 B.点破 闪烁 稀疏 安静 C.点破 灿烂 疏落 柔静 D.打破 灿烂 稀疏 柔静 4.下列各句中加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 要善于抓住机遇,经过拼搏,才能取得成功,否则,一旦失去机遇,便会一失足成千古恨。 B. 画家以酣畅淋漓的笔墨,描绘出江南的一片新绿,真使人有妙手回春之感。 C. 敢于仗义执言的人,即使有些缺点,也不可与那些少说为佳、明哲保身的好好先生同日而语。 D.历史上不少忠臣义士,尽忠进谏,结果却是或被挖心,或被放逐,比干、屈原悲惨的故事千古流芳。 5.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中宣部长强调,必须把有偿新闻、买卖书号等不正当行为作为一次长期任务长抓不懈。 B. 谎话终究不能掩盖事实,这早已是人所共知的真理了。 C. 对于不讲政治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同志的注意。 D. 在世界教育史上,中国的文字和学校是最早出现的一个国家。 6.下列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朱自清,现代作家、民主战士,字佩弦,著作有散文集《踪迹》《背影》等。名篇有《荷塘月色》、《匆匆》、《背影》等。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史。 C.“媪”是对年老男子的尊称;“贱息”是对自己儿子的谦称。 D.《我的空中楼阁》一文,文笔清丽脱俗,语言优美动人,具有一种境界超然的空灵美。作者李乐薇,是台湾当代散文作家。 二.(4分,每小题2分) 7.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盼 望① 艾青 一个海员说, 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 那一片洁白的浪花…… 一个海员说, 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 那一阵铁链的喧哗…… 一个盼望出发 一个盼望到达 ①本诗1979年3月写于上海 A.起锚和抛锚,是一次航行中的两次活动,此时海员们的心情最激动。起锚,是新工作的开始,海员们盼望着去建功立业。抛锚,是一次工作的结束,海员们取得了这次航行的胜利。 B.“起锚所激起的那一片洁白的浪花”、“抛锚所发出的那一阵铁链的喧哗”两句分别采用描摹和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海员们的欢悦心情,其中蕴含深意:对工作的渴望,对胜利的向往,进而写出了海员们的责任感和自豪感。 C.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把海员们既想建立新功又想早日回到亲人身边的人之常情流溢言表。 D.诗人通过对海员的观察和体验,准确而深刻地把握住了人的内心世界,并能具体生动地表现出来。 8.《死水》的第四中,以“青蛙”的歌声有力地反衬出死水的沉寂古诗中经常采用这种手法。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以动衬静的是(  ) A.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李白《秋浦歌》) B.鹤鸣楚山静,露白秋江晓。(柳宗元《与崔策登西山》) C.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D.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许浑《夜归丁卯桥村舍》) A.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 B.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C.而又与大国执雠,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寡人之罪也 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15.下列各句中的加点字没有活用的一项是 ( ) A、既来之,则安之    B、常以身翼蔽沛公 C、会盟而谋弱秦  

文档评论(0)

peai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