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实验学校2015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VIP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实验学校2015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实验学校2015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1—5小题,每小题3 分,共15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妖娆(náo)??蓑衣(suō)???襁褓(qiáng)??润如油膏(rùn)? B.?喑哑(yīng)??瓦楞(lèng)???栖息(qī)??????怒不可遏(è)?? C.?田圃(pǔ)?????教诲(huì)????陨落(yǔn)????强聒不舍(qiǎng) D.?佝偻(lǚ)????枘凿(nà)?????诅咒(zǔ)?????恪尽职守(kè)?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网络问政”制度的改弦更张,不仅有利于政府随时接受舆论监督,提高行政效率,而且有助于民众更加便捷地参政议政,维护自身的权利。   B.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老师牺牲休息时间,处心积虑地给他们辅导。   C.大家取得了好成绩但不能骄傲,需要再接再厉才能有更大的作为。   D.我们在玉树、在舟曲、在世博展馆、在奥运会上,在那些家喻户晓的地方,都可以看到志愿者的身影。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各地中小学完善和建立了校园安全预防工作机制。   B.新时代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创造的水平。   C.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使居民的收水平和社会购买力大幅度提高。   D.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 5.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沁园春雪》通过对北国雪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以及对历 代封建统治者的批判和对他们缺少文采的惋惜这一主题思想。 B.《雨说》用“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为副标题,表明这是诗人为生活在中 国大地上儿童唱出的一曲爱之歌。 C.《星星变奏曲》表达了经历过心灵劫难的人,对精神自由和安宁生活的执著追求。 D.《蝈蝈与蛐蛐》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诗,诗人捕捉了两种极为平常的昆虫的叫声,发出“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感叹。 二.议论文阅读。(6—10小题,每题3 分,共15分) 读“死”书与读“活”书 ①读“死”书好,还是读“活”书好?看起来,自然是读“活”书好。读“活”书,可以联系实际,可以活学活用,可以打开思路,可以进行创造……一些举一反三的例子,一些科学上的创造发明,莫不是来自读“活”书,以及善于“活”读书。 ②但是,天下任何事情,都要看时间、地点和条件而定。我们现在谈的是中学生的读书。中学生刚刚开始人生的路,他们刚刚学会自己读书,需要的是牢固可靠的基础知识,首先要把书读懂,这样掌握的知识是可靠的,准确无误的,就可以终生受用。因此,对于中学生来说,我看与其鼓励他们现在读“活”书,不如老老实实地劝他们读“死”书,或者是先读“死”书,后读“活”书。 ③(a)所谓读“死”书,是说要认真地照着书本去读,先求准,后求懂,然后再求用。(b)书上怎样讲的,一个字一个字地认清楚,然后照着去理解。(c)读“死”书,就是要抓住书中的形、音、义,把形认准,把音读准,把义理解准,然后准确无误地把书中的话记准、背准、用准。(d)我主张中学生读“死”书,就是鼓励他们要在书内用功夫。(e)要把书读进去,真正读懂,而不是不求甚解,或者不懂装懂。 ④我这样讲,是从我个人的切身感受出发的。首先,我有感于“四人帮”时的“假、大、空”,给我们的学风和文风所造成的危害。其次,我总结了过去的失误,年轻时,我读书,喜欢从兴趣出发,强调读“活”书。结果许多基本知识都还没有搞通,就自以为是,夸夸其谈,以至什么都没有真正学到。年纪大了,回首往事,不胜懊恼。所以,读书先要读“死”书,有了读“死”书的基础,然后再读“活”书为佳。 ⑤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读书的终极目的,是要把“死”书读活,让书发挥作用。“死”、“活”之间,相互为用,相互补充。我们强调读“死”书,但又不拘泥于读“死”书。“死”与“活”,都是对人而言的。人要书“死”,书就“死”;人要书“活”,书就“活”。这就叫“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善读书者,手中都有一把打开书籍奥秘的金钥匙。书籍是死的,金钥匙却是活的。“死”与“活”的关系,大概有如书籍与金钥匙的关系。我们先要有书籍,然后金钥匙才能发挥作用。只有漂亮的金钥匙,又有什么用处?因此,谈读书,就得先读书。 6.对本文中心论点的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谈读“死”书与读“活“书” B 科学上的创造发明,莫不是来自读“活”书,以及善于“活”读书。 C 中学生应该先读“死”书,后读“活”书。 D 读书的终极目的,是要把“死”书读活,让书发挥作用。 第2卷(非选择题(1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d500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