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吉化.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情系吉化 他虽己年逾古稀,离休多年,但还像当年一样,永远忙碌。他必须巧妙地安排自己逐日逐月的行程。有时,他抱怨:科学已经发展到今天,“分身术”为何还不问世! 你看—— 一次次电报、电话催请,一年之内他三赴上海。 来到天津,两个企业的领导人为邀请他发生争执,一人扯着他一只胳膊,往自己厂里拽。 曾几次到陕西、河北,日理万机的省委书记、省长们每次都去看望他,请他多停留些日子。 听说他要从湖北去上海,湖南一位副厅级巡视员带车从长沙赶到武汉“截持”,他不得不退掉已买好的机票。 甘肃,是生他养他的故乡。1991年4月,甘肃省召开经济工作会议,省长专门向他发出邀请,并亲自给他颁发省经济工作特别顾问聘书。 他就是化学工业部原副部长、吉化公司1977年~1982年间的党委书记贾庆礼。 1 1920年,他生于甘肃庆阳,一个穷地方。 1937年参加革命以后,他两次进延安党校。 解放前后,他是县委书记。 除去这些经历之外,他几乎一辈子搞工业。不过工作过的企业只有两个,一个是兰州炼油厂,另一个就是吉林化学工业公司。 兰州炼油厂,全国勤俭办企业的“五面红旗”之一,1963年贾庆礼作为兰炼代表,受到周总理亲切接见。如今,这幅珍贵的照片还挂在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的展墙上。 1977年,党把他派到吉化,任党委书记兼经理。他实实在在地挑起了一副重担。 这是一个特殊年月。刚刚打倒“四人帮”的中华大地,百废待兴,百业待举。吉化更是满目疮痍.“滴、漏、跑、冒、脏、乱、差、软、懒、散”十害俱全。 这一年,有5万职工的吉化,这个全国最大的化工原料生产基地,国家考核企业的八大经济技术指标竟一项也没有完成,企业面临危境。在这个关键的时候,他来到这个关键的企业,走上了关键的工作岗位。 办公室里放上一张行军床,他就算在吉化安营扎寨了。 贾庆礼刚到吉化不久,有一天晚上,石油化学工业部召开电话会议,要求各厂主要领导参加,结果只来了几位管生产的副厂长。贾庆林愤怒了:“一次会议,就是一面镜子,它照出了企业作风。干部都这样,还怎么带队伍?!” 散会时,夜已深了。他就在这时发出通知,把各厂的党委书记一个一个从被窝里请出来。他连夜向书记们传达会议精神,并借此机会整顿组织纪律,会一直开到后半夜2点半钟。 这是一次震动,一次烈度不小于5级的震动。 他最不能容忍的是领导干部的懒惰和懈怠,这种不容忍有时到了痛恨的地步。与此形成对照的是从他身上释放出来的爱,那种对事业、对工作、对职工最真挚的爱。 吉化虽然位于松花江之滨,但职工常常为生活用水而发愁,住宅区往往“上水不上楼,下水遍地流”。楼上的住户天不亮就下楼端水,一层楼的住户天不亮就开门让人进来,楼上楼下不得安宁。楼梯因溅水发滑,时常有人跌倒碰伤。49栋一位大娘找到贾庆礼:“贾书记,我住在4层楼,50岁那年开始下一层楼端水,已端到今年58岁了!” 强烈的责任感撞击着他的心。那么,水都流到哪里去了?“浪费”就是原因之一。74栋有50%的厕所水箱和上水阀门年久失修,日失水量达7900吨! 偌大吉化有几百个74栋。 他亲自组织后勤部门成立治水领导小组,从反浪费入手,上下水管线、阀门一起检修。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努力,水终于上楼了。 贾庆礼说:“工人是企业的主人。我们不能干活想到主人,而吃饭、睡觉的时候把主人给忘了。” 有一次,在有机合成厂工地,一名青年建筑工人拦住了他:“贾书记,听说你常去职工食堂.不知我们建设公司的食堂去过没有?”贾庆礼说:“我去,一定去。”中午他就去了,当时开饭的高峰已经过去,就餐职工不多,饭菜都是凉的。他对跟在身后的班长、管理员说:“工人们很辛苦,能喝碗热汤不算过分的要求,应该能做到。”接着他讲起延安:“抗日战争那么艰苦,但学员食堂里有热汤喝。油、盐、酱、醋用开水一冲,不值几个钱。正因为不值钱.我们才叫它‘汪精卫汤’。现在条件这么好,做不到吗?”老班长深受启发,连说:“能做到,能做到,我们把煮肉的汤都倒进下水道流走了。”从此,许多食堂都有了热汤喝。 还有一次,他要看看夜班工人吃的怎么样,半夜来到铁路运输公司食堂。白色的天棚落着许多苍蝇,一目了然。他拿起电话,把这个公司的书记、经理从被窝里叫出来,叫到食堂,一人一只苍蝇拍,半夜三更贾庆礼领着他的下级打苍蝇。不用批评,这个食堂很快就变了面貌。 “十害”是吉化的大敌。贾庆礼统帅10万大军,日以继夜地进行着征讨“十害”的伟大战役。 当时,吉化有二十多个二级单位,生产车间三百多个,化工生产岗位八百多个。不到一年,他的足迹巳遍布化工区。几乎所有的车间他都去过。一些主要车间,不是去一

文档评论(0)

dart00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