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热寂说 热寂说的提出 于1865年4月24日在苏黎世自然科学家联合会上作了一篇题为《关于热动力理论主要方程各种应用的方便形式》的演讲,该文同年发表于德国《物理和化学年鉴》。克劳修斯在这篇文章中第一次引进了“熵”的概念,证明了熵在绝热过程中的增加,并将热力学定律表述为“宇宙的能量保持不变,宇宙的熵趋于极大值”这样两个宇宙的基本定律。他指出,当宇宙中的一切状态改变都向着一个方向时,全宇宙必然要不断地趋近于一个极限状态。实际上,这里所说的“极限”状态就是指“宇宙热寂状态”。 热寂说的解读 首先对“热寂说”提出诘难的是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 (James Clerk Maxwell )。1871年,他在《热理论》一书的末章《热力学第二定律的限制》中,设计了一个假想的存在物——“麦克斯韦妖”。麦克斯韦妖有极高的智能,可以追踪每个分子的行踪,并能辨别出它们各自的速度。这个设计方案如下:“我们知道,在一个温度均匀的充满空气的容器里的分子,其运动速度决不均匀,然而任意选取的任何大量分子的平均速度几乎是完全均匀的。 现在让我们假定把这样一个容器分为两部分,A和B,在分界上有一个小孔,在设想一个能见到单个分子的存在物,打开或关闭那个小孔,使得只有快分子从A跑向B,而慢分子从B跑向A。这样,它就在不消耗功的情况下,B的温度提高,A的温度降低,而与热力学第二定律发生了矛盾。麦克斯韦认为,只有当我们能够处理的只是大块的物体而无法看出或处理借以构成物体分离的分子时,热力学第二定律才是正确的,并由此提出应当对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应用范围加以限制。 而后波尔兹曼在对气体分子运动的研究中,最先对熵增加进行了统计解释。按照这种解释,热平衡态附近总存在着偶然的“涨落”现象,这种涨落现象并不遵从热力学第二定律。由此,波尔兹曼将气体分子运动论的观点推广到宇宙中,认为整个宇宙可以看成类似在气体状态的分子集团,围绕着整个宇宙的平衡状态则存在着巨大的“涨落”。即使在与整个广延的宇宙相比极其渺小的恒星系和银河系中,在短时期内也存在着这种相对的热平衡附近的“涨落”。按照这种假说,宇宙就必然会由平衡态返回到不平衡态。在这个区域,熵不但没有增加,而且是在减少。因此,宇宙也就不可能产生“热寂”。 热寂说的终结 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成立条件出发: 任何一个物理定律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 或者说只有在满足一定的物理条件它才成立, 超过一定的范围, 这些定律就不成立。通过分析可看出热力学第二定律成立条件有三个。 1.粒子(或物体)间引力作用相对于热的作用可忽略不计 设想如图1的一个理想模型。 在容器之中, 共有十个质量相等的粒子, 左方有8个, 右方有2 个, 当把中间的插板抽开, 这10 个粒子将会如何分布呢? 按直观经验或热力学第二定律, 这10 个粒子经一定时间的无规热运动之后, 将达到几率最大的状态, 即10 个粒子在整个容器中呈均匀分布。粒子数N 愈大, 这个结论 愈可靠。产生这一结论的原因是粒子热运动的动能远大于粒子间万有引力相互作用的势能。 2.系统处于静态空间 设想如图2所示的又一理想实验 在空腔内有二个物质体系A 与B, 它们分别由不同种类的物质粒子所组成。设物质体系A 的温度为Ta, 物质体系B 的温度为Tb。按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将从温度高的物体自动地传递到温度低的物体, 直到腔内达到热平衡为止。 上述结果是在假设空腔本身的体积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得出的, 亦即系统处于静态空间。若空腔体积发生变化, 组成物质体系A 与组成物质体系B 的物质种类不同,它们遵守不同的物态方程, 则可能出现体系A 的温度Ta 随空腔体积V变化的速度不同于体系B 的温度Tb随空腔体积V 变化的速度, 这样一来, 原来腔内已达到的温度平衡会由于体积之变化而引起温度不平衡, 即: 在V 不变时,Ta=Tb 在V 发生变化时, 出现TaTb或TaTb 。 这显然也不遵守热力学第二定律。 3.系统要处于平衡态或近平衡态 严格说来, 熵函数仅对平衡态才有确定意义, 因此, 熵增原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理论表述) 的严格表述应该是:“当热力学系统从一平衡态经过绝热过程到另一个平衡态, 它 的熵永不减少”。如果不追求严格性, 热力学也只能在近平衡态有效。 按热力学第二定律, 近平衡态的系统其过程总是从有序走向无序, 而耗散结构理论揭示, 对于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 通过与外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达一定阈值时, 有 可能从无序走向有序。 参考文献: 钱时惕.《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成立条件与热寂说问题》.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第三期 谢谢观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兴边富民工程实施方案(3篇).docx
-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压轴题攻略专题03解题技巧专题:判定三角形全等的基本思路压轴题三种模型全攻略(原卷版+解析).docx VIP
- 卡通手绘风班干部竞选自我介绍PPT模板(二零二五学期版).pptx VIP
- 带锯机安全生产操作规程.pptx
- 第3课 古代印度 课件(共34张PPT).pptx VIP
- 公共政策3政策的资料搜集与方法剖析.ppt VIP
- 专题04 解题技巧专题:判定三角形全等的基本思路压轴题三种模型全攻略(解析版).docx VIP
- 2025年健康管理师技能证书全国考试题库(含答案).pdf VIP
- 写景抒情散文阅读.doc VIP
- 中小学班级卫生值日表 模板.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