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年春六(1)六(2)班科学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自测题
一、填空题
1、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
2、被覆盖的植物在地下与空气隔绝,经过漫长的变化,形成了(化石)
3、科学家根据化石标本,借助现代技术可以复原出古代生物的(外形),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到古生物的(原貌)
4、我们居住的地球上生活着(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的生物
5、最早的马出现在距今约(5000)万年前,称为(始祖马)
6、约(300)万年前,出现了完全现代类型的现代马
7、(达尔文)是英国的生物学家,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一书,全面提出了(生物进化学说)
8、生物的繁衍是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发生的,同一物种内哪些个体(更能适应环境),它们就比其他个体更容易(生存和繁衍)下来
9、恐龙是陆地上的大型(爬行动物),生活在距今(1.3)亿年前,是当时地球上(称霸一时)的动物
二、判断题(在你认为对的题后画√,错的画×)
1、化石的形成是它们自己死后变成的(×)
2、古代的猛马象的牙齿比现代象的牙齿要长而弯(√)
3、古代的马与现代的马没有什么差别(×)
4、喙大而强壮的地雀更适宜吃外壳坚硬的种子(√)
5、为了吃到更高出的树上的嫩叶,长颈鹿的颈长得特别长(√)
6、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的核心就是自然选择学说(√)
三、问答题
1、人们通过什么可以了解远古时期的生物?
答:通过化石。了解远古时期的生物的
2、地球上的生物自古以来就是今天这个样子吗?
答:不是,古代生物经过千百万年的发展进化才形成今天这个样子。
3、古代的气候环境与现代有什么不同?
答:古代的气候环境比今天的气候环境更温暖、更湿润,更适宜较低等的动、植物生长。
4、昆虫的的化石一般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
答:一般是以琥珀的形式存在的。
5、中华龙鸟与现代鸟有什么不同?
答:中华龙鸟身上大羽毛较少,大多是绒羽,翅膀上还有一队前翅。
四、实践技能题
1、这是一块鱼化石(见课本P3下图),推想这条鱼是怎样变成化石的。
答:鱼死后〈或者鱼被活埋〉被覆盖在地下与空气隔绝,经过漫长的变化,形成了化石。
2、下面是圆顶龙(左)和暴龙的头骨化石复原图,请你推测,这两种恐龙分别吃什么?
答:前一种恐龙吃动物属肉食动物,后一种恐龙吃植物属草食动物。
3、观察课本P7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古到今马的前肢有什么变化?
答:马的前肢变化有:前肢骨越来越长,脚趾由四趾逐渐变成一趾;
(2)、现代马比它们的祖先更适应温带草原生活吗?这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更能适应。主要表现在现代马体型高大,中趾发达。更适应草原生活,牙齿更适应取食。
4、看课本P10下图,现代的长颈鹿为什么颈部这么长。
答:随着地球环境越来越冷,气候越来越干燥,树木越来越稀少,颈部短的长颈鹿不能获取足够的食物,没有生存下来;颈部长的长颈鹿能吃到更高处的嫩树叶,生存下来,即适应环境,加之它们的后代也有颈长的优点,所以长颈鹿的颈就越来越长。
5、列举恐龙灭绝的四种可能。
答:1. 气候变冷 2. 地壳活动频繁
3. 新星爆炸 4. 小行星撞击地球
6、下面哪种地雀能生存下来,哪种地雀不能生存下来?为什么?
喙小而不坚固喙大而强壮
答:喙大而强壮的能生存下来。是因为它能啄破坚硬种子的外壳,获取更多的食物。
喙小而不坚固的不能生存下来。是因为它难以啄破坚硬种子的外壳,获取不到更多的食物。
第二单元自测题
一、填空题
1、人类关于月球的神话很多,在我国古代,就有(嫦娥奔月)的传说
2、(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3、月球是离我们(最近)的天体,平均距离地球(38.44)万千米,直径(3476)千米,体积相当于地球的(1/49)
4、月球的引力比地球小,只相当于地球表面引力的(1/6)
7、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分,昼夜温差大,白天最高温度可达127℃,夜间最低温度可降到-183℃
8、从农历月初开始观察月亮的运动情况,上半月在(日落后)定时观察,下半月在(日出前)定时观察
9、月球明暗两部分不断变化的状况叫做(月相的变化)
10、农历初一看不到月亮,叫(新月);农历初二、三在西部天空露出像娥眉一样的月亮,叫做(娥眉月),农历初七、初八看到的明暗各半的月亮叫(上弦月),农历十五前后看到的圆月叫(满月),农历二十二左右看到的明暗各半的月亮叫(下弦月)农历二十七、八黎明前挂在东方天空的月牙叫(残月)
11、月球不停地(围绕地球)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月球本身(不会发光),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的太阳光),月相变化是月球在不停地(围绕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发生的
12、从十七世纪以来,人类探索月球经历了如下过程:1609年(伽利略)用望远镜观察月亮;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1961年把(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