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从传统农耕经济为主向工业化生产为主的逐步转变.docVIP

高三历史从传统农耕经济为主向工业化生产为主的逐步转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传统农耕经济为主向工业化生产为主的逐步转变 1.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急剧的变革,其中最深刻的变革来自于 A.政治领域 B.经济领域 C.文化领域 D.思想领域 2.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 A.精耕细作 B.刀耕火种 C.男耕女织 D.铁犁牛耕 3.中国古代农业经历了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发展历程,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A.由此中国农用动力发生了由人力到畜力的一次革命性变化 B.由此中国农业生产由集体耕作转向一家一户的个体小生产 C.由此中国农业的土地私有制得到了合法确立 D.由此中国农业经营从粗放走向精耕细作 4.我国古代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是 A.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 B.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生产 C.家庭式生产 D.自耕农式生产 5.从西周的“田里不鬻”到战国时期的“民得买卖”这种变化所反映的实质是 A.私田开垦越来越多 B.铁农具和牛耕出现,生产效率提高 C.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权得到承认 D.生产关系的变革 6.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待农而食之,虞(指开发山林川泽等自然资源)而出之,丁而成之,荫而通之。”并引《周书》的话说:“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以上材料表明司马迁的经济主张是 A.肯定人们的求利活动 B.对农工商业一视同仁 C.以农为本 D.重农轻商 7.《九章算术》中的《均输章》第27题:“今有人持米出三关,外关三而取一,中关五而取一,内关七而取一,余米五斗。问本持米几何?”答曰:“十斗九升八分之三”。该材料反映汉代实行 A.奖励耕织政策 B.抑商政策 C.轻徭薄赋政策 D.闭关锁国政策 8.《汉书·召信臣传》载:“太官园种冬生葱、韭菜茹,覆以屋庑,昼夜燃蕴火,待温气乃生。”材料证明汉代 A.用柴火灰做肥料 B.以生葱、韭菜为主要蔬菜 C.官府重视蔬菜种植 D.掌握冬季温室种植技术 9.某古代水利工程“旱时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后来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征丁十二百人护之”,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芍陂 10.中国的英文名字是China,是瓷器的意思。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制瓷业发展的表述,不 正确的是 A.商周时期已经开始使用原始瓷器 B.战国时期制瓷业中大量采用了夹纻技术 C.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盛产青瓷,北方创制出白瓷 D.唐朝时期出现了著名的秘色瓷 11.下列关于我国古代手工业发展表现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商周时期青铜铸造技艺已相当成熟 ②春秋时期人们发明了冶炼生铁的技术 ③我国是世界上首先发明丝织技术的国家 ④元明时期,松江成为全国的棉纺织业中心 ⑤南北朝时期,北方创制出白瓷,为我国制瓷业开辟了广阔前景 A. ①③④⑤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2.隋唐时期商业经济较之前代有很大的发展,但仍有许多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其中有 A.废除五铢钱 B.市坊分区 C.实行两税法 D.草市兴起 13.唐朝后期,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城市,经济地位超过长安、洛阳,其原因主要有 ①唐中期以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②扬州地处长江和运河交汇点,交通贸易便利 ③扬州的手工业比较发达,其织锦、造船、铜镜制造等十分有名 ④扬州是当时重要外贸港口,中外交流频繁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14.(宋)陈元靓在《岁时广记》中记载:“同州以二月二日与八日为市,四方村民毕集,应蚕桑所用,以至车檐、椽木、果树、器用杂物皆至,其值千缗至万缗者。”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集市商品交易种类繁多②定期的集市在乡村出现③商品贸易以服务农耕为主④市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被打破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5.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新政中的农业政策曾经受到中国古代王安石变法的影响,当时的农业部长华莱士以中国古典经济学为样板开始初步的常平仓实验,国家成立了联邦剩余商品救济公司和商品信贷公司,前者出于保护消费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unhao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