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记》教案
教学目标:
了解儒家关于教学相长、尊师重道、善学善问等思想学说。
掌握本文善用比喻与对比的说理方法。
注意积累实词:道、旨、知、器等的意义;积累虚词:之、其等的用法;积累名言名句。
教学重点;
逐层理解各段阐发的教育思想;
掌握本文善用比喻与对比的说理方法
难点:
第三自然段的重点理解。
教学过程和内容
一导入
课文《学记》选自《礼记》,《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
二、文学作品简介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意,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作人的准则。
《礼记》全书用散文写成,一些篇章具有相当的文学价值。有的用短小的生动故事阐明某一道理,有的气势磅礴、结构谨严,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有的擅长心理描写和刻划,书中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
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弟子对“经”的解说是“传”或“记”,《礼记》因此得名,即对“礼”的解释。
〈学记〉是中国最早的体系极为严整的教育专著。《学记》文字言简意赅,比喻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作用和目的任务,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关系。《学记》是研究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宝贵资料。书中在总结先秦儒家教学经验基础上提出的教学原理,教学原则与方法,以及尊师重道的思想,对中国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是中国也是世界珍贵的教育遗产之一。
三、阅读课文,疏通文字
重点词语的理解:
肴:带骨头的肉。
旨:甘美的味道。
至道:好到极点的道理。
困:不通。
自反:反躬自省。
豫:同预,预防。
可:适当。时:及时。
陵:超过。节:限度。孙:同逊,顺。
摩;观摩。
扞(hàn)格:抵触。胜:克服。
燕朋:轻慢而不庄重的朋友。
燕辟:轻慢邪辟的言行。
13.喻:启发诱导。
道:同导,引导。牵;强拉。
强(qiǎng):勉励。抑:压制。
开:启发。达:通达。
17.严:尊敬。
18.不臣于其臣:不用对待臣下的礼节来对待其臣。
19.尸:祭主。
20.诏;召见。
21.逸:安闲,这里指费力小。功:效果。
22.庸:功劳。
23.攻:治,指加工处理木材。
24.节:树的枝于交接处。目:纹理不顺处。
25.说:同悦。
26.从容:同舂容,即撞钟。
四、小结
1、〈礼记〉与〈周礼〉、〈仪礼〉合称为:三礼
名句:玉不琢,不成器
五、布置作业
读熟课文
掌握重点词语
完成课文文字疏通
一、复习、导入
1、名句背诵、注释
2、文学知识
二、课文讨论学习
讨论疏通文字、理解文意
(1)第一节: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注解:虽然是质地美好的玉,如果不经过琢磨,也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皿;人虽然自称是万物之灵,如果不肯学习,也不会明白做人处世的道理。所以古时候的君主,建设国家,管理人民,都是以教育为最优先、最重要的工作。《尚书·兑命篇》说:要自始至终常常想到学习。就是这个意思。
第一节的理解:
儒家对教育的重视和全面研究,在中国古代几乎可以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他们讨论的问题之全面、深入、细致,完全是前无古人的。
这一节,从个人到国家论说教育的重要性。首先,以日常生活的常识:璞玉必须雕琢才能成为有用的器皿,来比喻人必须受教育,进而推出教育对国家的重要性,后引用名言来证明这一道理。
我们耳熟能详的师道尊严,大概就出自这一节的说法。使我们稍感欣慰的是,教师在古代受到尊重,竞成了一种重要的礼节,即使在国君面前,也可以不受常礼的约束而受到特殊待遇。尽管该种特别礼遇是有限的,但毕竟体现了古人对老师的重视。
在这个问题上,似乎可以用上今不如昔的说法。如今在好些地方,师道不仅不再尊严,并且教师的地位、待遇也远远落到了官员们、职员们、商人们、演员们等等等等的人群之后。诸多困扰着教育的问题得不到根本性的解决。这与咱们这个教育历史悠久、教育制度和思想发达的古国不太相称,也与日后的发展不大相称。
(2)第二节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注释:虽然有好菜摆在那里,如果不吃,也就不能知道它的美味;虽然有至善的道理(最好的义理),如果不去学习,也不能知道它的美好可贵。所以说:学习过后才知道自己的学识不够,教人之后才发现自己的学识不通达。知道不够,然后才能反省,努力向学。知道有困难不通达,然后才能自我勉励,发奋图强。所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