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年元月新洲一中、黄陂一中期末联考
高二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2016年元月27日上午10:00~11:30 试卷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Ⅰ卷 选择题部分
本大题共25小题,在每小题后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1.《礼记》中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代统治者提出了“惟命于不常”(《康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尚书》)和“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泰誓》)等思想。殷周变革中天命观的发展实质上体现了
A.政权神秘化色彩不断加强 B.早期民主政治的特征
C.对于天命神意的批判否定 D.一定程度的理性色彩
2.“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这段话蕴含了
A.朴素辩证思想 B.无为而治思想 C.道法自然思想 D.天人合一思想
3.春秋战国时期,“士与一般社会成员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他们往往能超越个人经济地位和阶级背景的狭隘限制, 从社会进步、国家兴旺、民众富足的宏观角度和长远目标上思考政治人生。”以下言论不能充分体现该观点的是
A.士有怀居,不足以为士也 B.士可杀不可辱
C.士志于道 D.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4.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家代表着早期逻辑思想,被荀子批评为“辩而无用,多事而寡功,不可为治纲纪”。韩愈抨击佛教“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这些评价实际上反映了
A.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多样化发展 B.名家研究逻辑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
C.儒家思想重视为社会现实服务 D.佛教盛行给封建统治带来诸多隐患
5.钱穆先生在《先秦儒至汉儒的流变》一文中说:“汉儒乃一代之新儒,以传经言治为业,与先秦诸儒之以明道作人为唱者,畸轻畸重之间有不同。先秦儒在汉儒心目中,亦属百家言。汉儒传经,乃即所谓王官之,一则主张于朝廷,一则兴起于田野,其为不同,显然可知。”对于上述材料理解错误的是A.先秦儒学以个人道德规范为追求目标 B.汉代儒以传经治道为自身的政治理想C.儒逐渐由民间思想向官方哲发展演变 D.汉儒抛弃了先秦儒对个人修为的关注
6.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一书中认为,“耕而不耢(平整土地),不如做暴”。这主要是强调农业生产
A.必须讲究耕作方法 B.应当抓紧农时
C.需要改革生产工具 D.如何选种播种
7.魏晋以来中国的许多宗族有严格的家规、家教和家训,如唐代《柳氏家法》劝诫族人:“夫门第高者,一事坠先训则异它人,虽生可以苟爵位,死不可见祖先地下。门高则自骄,族盛泽人窥嫉。实艺懿行,人未必信;纤瑕微累,人争指矣。所以修己不得不至,为学不得不坚。”上述家训和家法
A.利于培养子弟自强自重的精神品质 B.严重束缚了宗族成员的思想
C.成为世家大族维持社会名望的根源 D.高度重视宗族内的伦理规范
8.隋朝在推行均田制的同时,政府制定“输籍定样”(划分户等标准),发到各州县,每年正月五日,县令派人到农村,依定样划分户等,作为征调赋役的依据,并且国家规定的赋税、力役数量低于豪强地主对佃农的剥削量。上述做法的作用主要在于
A.强化中央政府对州县的管理 B.扩大国家编户增加政府收入
C.严厉控制人口防止地方叛乱 D.维护了佃农的经济政治权利
9.唐代服饰多浓艳鲜丽之色,宋代则趋向保守拘谨。当时许多士人提倡服饰要简洁、质朴,反对奢靡豪华。南宋高宗甚至强调:“金翠为妇人服饰,不惟靡货害物,而侈靡之习,实关风华,已戒中外及下令不许入宫门。”唐宋之际服饰变化的重要原因在于
A.宋代国家积贫积弱 B.理学思想的浸染渗透
C.统治者的喜好决定 D.城市工商业高度繁荣
10.陈衡恪在论及中国古代某一绘画风格时讲道:“不在画里考究艺术上功夫,必须在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下列四幅绘画作品中,最能体现这一绘画风格的是
A.(唐)步辇图 B.(唐)清平调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