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本解读应有教师批评视角
专家对文本的解读关注的是对文本的理性分析、评价与判断,可以称之为“专家批评”。这样的解读并不一定适合语文课堂的教学。而语文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不仅要关注文本,更应关注教学,即站在课堂教学的角度对文本进行分析、评价与判断,我们可以称之为“教师批评”。比如对阿长脱裤子防炮的解读,钱理群先生认为:“……是语含调侃的,因为阿长所说的‘脱下裤子’的战法与功效,是童年的‘我’所不能理解的,这是因为‘深不可测’而感到‘神力’而生‘敬意’,就不免有滑稽之感。”个人认为,这是批评家以己之心,度鲁迅之腹,以成人之心,度孩童之腹的结果。而以教师批评的视角去解读,则会考虑孩子的心理特征,那就会发现“脱裤子防炮”绝无调侃之意。
本文试着以《阿长与〈山海经〉》为例,来论述从“教师批评”的立场去解读文本对课堂教学的意义。为了遵循作者的情感变化与文脉,本文紧扣文本言语形式,按厌烦阿长、敬仰阿长、三十年后的情感三个步骤进行论述。
一、厌烦阿长
(一)白描与镜头:一种声音,一个手指
“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这是一副动态的人物白描图。“切切察察”“低声絮说”颇具画面感,使人如见三两个农村妇女聚首而坐、促膝低语、说三道四、传播是非,再配上一个“二手指”上下摇动,指指点点,活画出一个长舌妇之形象。没有冗长的叙述,没有强烈的情感直白,鲁迅运用小说白描的手法,截取生活中经典的画面来刻画人物,于三言两语间让人物形象活灵活现,并将厌恶之情熔铸其间。特别是这个“二手指”,可以与严监生的那个手指相媲美,成为文学画廊里永不褪色的经典镜头。
写人,未必要千言万语,得当的白描勾勒,经典的镜头截取,亦可于寥寥数笔间让人物跃然纸上,这是鲁迅带给我们的一种创作启示。
(二)两种修辞:移用和比喻
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
这是写阿长粗俗的睡姿。
这里,鲁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一个“大”字和前文“伸开两脚两手”相照应,颇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阿长睡姿的粗俗不雅。倘若没有这个“大”字的比喻,单说“伸开两脚两手”,则伸的程度并不明晰,但这个比喻却将之鲜明化,形象化了。要怎样粗俗之人才会有如此难堪的睡姿?而幼年鲁迅的的憎恶之情虽不着一字却因之尽显。与上文的“二手指”一样,这个“大”也深深地镌刻进读者的心灵,令读者记忆犹新,难以忘怀,也成了阿长这个人物形象在文学长廊里永远闪烁着光辉的密码。人们一提起阿长,心中首先唤起的是那个手指还有这个“大”字。
这里,鲁迅还运用了移用的修辞手法。一个“摆”字本该用在没有生命特征的事物身上,鲁迅却将其放在阿长的身上,词语的移用反映出作者内心的情感,表明幼时之“我”在那时那刻因为愤怒与厌恶并不将阿长当人看待,而是将其当作一个没有生命与情感的物品,很自然地与下文描写阿长“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的“死猪”状态的文字融为一体,表达了“我”心中认为阿长摆成“大”字是故意为之的成见,很好地传递出“我”对她的极度厌恶之情。倘若换成“睡”或“躺”,这种厌恶之情则荡然无存。
好的文章未必要修辞,但妥帖的修辞却能令文章锦上添花,令情感自然溢出。
(三)一串虚词:情感呼之欲出
虚词不虚,妙用之,则文生辉,情波起。
在母亲婉转的批评阿长的睡姿之后,阿长依然不改旧习,反而变本加厉,令“我”痛苦不已。鲁迅写了如下言语:
但到夜里,我热得醒来的时候,却仍然看见满床摆着一个“大”字,一条臂膊还搁在我的颈子上。
这段文字看似寻常,无非表达“我”的痛苦、无奈之情。但如果稍加留意,则会发现这种情感的传递全仗着文段中的虚词。倘若去掉虚词:
到夜里,我热得醒来的时候,看见床中间摆着一个“大”字,一条臂膊搁在我的颈子上。
一来语言传递的情感是喜是恶并不明朗,很难断论。二来语言传递的情感强度减弱不少。而原文中,一个“但”和“却仍然”写出了“我”希望阿长在母亲婉转地批评之后能够改变粗俗的睡姿而阿长却依然如故的失望、无奈、甚至有点愤怒的情感。如果说“却仍然”传递的是有点愤怒,那么“还搁在”的“还”字则是出离愤怒了。我们似乎看到了年幼的鲁迅一边呼喊阿长,一边用力推阿长,而阿长却“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不闻”,睡得如一头死猪。于是,鲁迅写道:“这实在是无法可想了。”“无法可想”已经怒不可遏,前面再加一“实在”则将情感更递进一层。
这段文字里,鲁迅妙用虚词,将心中失望、无奈、痛苦甚至愤怒的情感一步步呈现出来。这种有意味的言语形式很好的展现了虚词的魅力,从而引发我们关注虚词在传情达意上的功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