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折纸”的初中 数学几何课的探索与实践常州市花园中学王彬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指出“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提到课程内容“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基于“折纸”研究几何的几点考虑:一 是材料取得容易,随时随地可以操作;二 是从做中学,容易上手;三 是可以让学生体会不一样学习数学的乐趣;四 是教学难度可深可浅,可以视教学进度和学生程 度进行补充;五 是可以藉此培养学生完成作品的责任感和成就感。国内有关折纸的研究现状 将折纸运用到数学教学中的研究已经进行了一个多世纪了。在香港已经成立了香港折纸协会,并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折纸协会经常开展活动。 在国内,上海有“上海折纸俱乐部”;广州也成立了“纸天堂折纸协会” 。 2006年,在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学术年会上,上海师范大学数理信息学院的陆新生教授发表了一篇很有价值的论文《从芳贺第一定理看折纸数理学的教育价值》,可以算是国内研究折纸数理学的先驱。 2009年,在第三届数学史与数学教育国际研讨会上,黄燕苹发表了论文《用折纸探索勾股定理的古典证法》,再一次展示了将折纸与数学结合的魅力。“折纸”活动的教学实施背景 初中几何教学中有不少教学难点,大多数同学难以将几何图形的性质理解到位。而操作、观察、实验、猜想、计算、推理、证明才是学习应当经历的过程。而折纸活动恰能满足这种要求。 折纸和几何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显而易见的,折痕和纸边代表直线,相交的折痕和边形成角,它们同时又相交为点。由于折纸便于操作,可以让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因此,折纸是几何学习和几何教学的有效方式。 我所讨论的基于“折纸”的初中数学课,不是单纯的折纸游戏课,也不是在教学生折纸的技巧,而是以纸作为工具,把折纸作为一种媒介和手段,通过将纸张折叠、弯曲、剪贴等方式,研究其蕴涵的数学知识。基本折纸活动活动1 过给定的任意两点P1和P2,可以折出 一条直线. 活动2 已知两点P1和P2,可以折出一条直线 (对称轴)使得P1和P2重合活动3 已知两直线l1和l2,可以折出一条直线 (对称轴)使得l1和l2重合活动4 将纸片对折,使得已知角∠ACB的两边 CA和CB重合。活动5 已知点P和直线l,可以折出一条直线 过点P且和直线l垂直 用尺规三等分任意角是数学中的一大难题,但我们可以用“折纸法”把一个直角三等分. 如图所示,具体做法:(1)将一矩形ABCD纸片对折,EF为折痕;(2)继续沿过点C的直线CO对折,使点B落在EF上得到点G,则CO、CG就把∠BCD三等分了. 请你写出它的推理过程.证明:如图,延长OG交DC于H,∵EF为矩形ABCD的中位线,∴OG=GH,又∵∠OGC=∠HGC=90°,CG为公共边,∴Rt△CGO≌Rt△CGH,∴∠1=∠2.又∵∠2=∠3,∴∠1=∠2=∠3,即CO、CG把∠BCD三等分“折纸”活动的教学实施流程 1.教师创设问题情境 2.引导学生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 3.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猜想) 4.指导学生完成解决问题的过程 5.说明结论平面几何中的教学实践——“等分线段”教学案例教学过程①创设情境教师:我今天来变一个魔法,我可以不用直尺圆规等一切测量工具,就拿我手中的这张正方形的纸折两下,就可以找到其中一条边的三等分点,你们相信吗?学生(纷纷摇头):不太相信。学生A:老师,你手里的纸片肯定被做过手脚了,拿我的纸。教师:好啊!于是,教师按以下的步骤来操作:从一个正方形ABCD开始平面几何中的教学实践——“等分线段”教学案例第一步:将A、D两点对折,取AD的中点E第二步:将纸片翻折,使点C与点E重合,折平后得折痕GF,此时CD翻折到EC′与AB边交于点H。?芳贺第一定理证明:设DA=DC=1,DF= a,则AE=DE= ,EF=FC= 1-a.由勾股定理得 ,解之得 , ,容易知道.△EFD∽△HEA∽△HGI.?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可相继求出 .谢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专题22.27 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专项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基础知识专项讲练(人教版).docx VIP
- 元宵节英语介绍PPT.pptx VIP
- 云南省市政工程消耗量定额说明.pdf VIP
-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研究.docx VIP
- 优衣库2025年供应链与消费者需求变化研究报告.docx
- 全过程工程咨询.pptx VIP
- 13J104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板材构造(OCR).pdf VIP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英语试卷 Unit 3单元测试卷.docx VIP
- Office高效办公知到智慧树期末考试答案题库2025年西安欧亚学院.docx VIP
- h5开发合同模板(3篇).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