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势与地形
三级阶梯:地形 海拔高度
一级 高原 4000米以上
界线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二级 高原、盆地 1000米---2000米
界线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三级 平原、丘陵 500米以下
我国地势特征对自然环境和经济活动的影响
我国西高东低,呈阶梯状下降的地势特征,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活动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我国的地势特征对气候有着明显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西高东低,面向海洋,有利于来自海洋上的夏季风深入内地,带来丰沛的降水,并使我国东部季风区面积广大。第二,西高东低,阶梯状的地势,增大了同一气候带内的气候差异,加强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第三,高大的青藏高原,不仅形成独特的高寒气候,而且阻碍印度洋暖湿气流伸入西北内陆,并且影响大气环流,对东亚气候和世界气候都有着重要影响。
我国的地势特征对河流的影响明显地表现在两方面。第一,地势特征决定了我国的河流多从西向东流,以注入太平洋的河流居多,从而沟通了东西之间的海陆交通。第二,阶梯之间高差大,致使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力资源丰富。
地势特征对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又反映到对土壤、植被、动物等的影响上。
地势特征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很大。我国东部的第三级阶梯,地势较低平,这里成为人口稠密、农业条件较好、交通便利的地区,为农工交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第二级阶梯,地势起伏较大,多高原、盆地和山脉,交通条件不如东部,但却有利于农业的多种经营,是我国重要的农牧业区。第一级阶梯的青藏高原地势高,气候寒,自然条件独特,经济活动也具有特色。
我国的山地类型
我国的山地形态万千,依照海拔高度和切割的深度,可分为极高山、高山、中山、低山和丘陵五个类型。
类型 海拔高度(米) 相对高度(米) 极高山 >5000 >1000 高山 3500~5000 100~>1000 中山 1000~3500 100~>1000 低山 500~1000 100~1000 丘陵 <500 <200
东—西走向: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横断山脉,六盘山
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
巨大的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
中国名山:
五岳:东岳泰山----山东省 西岳华山----陕西省 南岳衡山----湖南省
北岳恒山----山西省 中岳嵩山----河南省
四大佛教名山:山西五台山 浙江普陀山 安徽九华山 四川峨眉山
道教圣地:湖北武当山 四川青城山 江西龙虎山
我国主要山脉的形成
山脉主要是由内力作用而形成的。当地表岩层受到来自地球内部的力的作用时,会发生褶皱—断层,使有的地方隆起而成山。我国不同走向的山脉,是地壳运动时受不同方向的力的作用而形成的。从板块运动的观点看,我国东西走向的山脉,是因亚欧板块南移,产生南北向的力的挤压而形成的;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是受太平洋板块向西北方向挤压所形成的;喜马拉雅山脉,则是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而产生的。珠穆朗玛峰仍在不断增高。
山也是重要的分界线:祁连山北侧为内蒙古高原,南侧为柴达木盆地;秦岭北侧为黄土高原,南侧为四川盆地等。除了自然地理界线以外,山脉有时还是人文地理的界线,例如长白山是中国和朝鲜的界山;喜马拉雅山是中国和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的界山;武夷山是福建省和江西省的界山等等。
山区的优势与劣势:
优势:主要表现在资源上,山区具有我国70%的淡水资源、大量的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和广袤的发展空间,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劣势:山区耕地面积小、交通不便。山地生态系统自身的脆弱性,近年来开发强度偏高,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使山地环境不断恶化,山地灾害频繁发生,山区发展严重滞后,人民生活较为贫困。
山体灾害:
泥石流
在山区沟谷中,由暴雨或连续性降水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称为泥石流。我国不少山区常有泥石流发生,其特征是暴发突然、来势凶猛,浑浊的流体沿着陡峻的山沟奔腾咆哮而下,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大量泥沙石块冲出沟外,常常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很大危害。
泥石流最常见的危害:1、冲进乡镇,摧毁房屋、工厂,淹没人畜,毁坏土地,甚至造成村毁人亡的灾难。2、泥石流对公路、铁路的危害也很大,主要是埋没车站、铁路、公路,摧毁路基、桥梁等设施,致使交通中断,甚至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事故。3、泥石流还会造成冲毁水电站、摧毁矿山等等灾害。
泥石流的形成,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自然因素是指在山高沟深、地势陡峻、沟谷便于水流汇集;地质构造复杂、断层褶皱发育、新构造运动强烈、地表岩层破碎的地区,遇到暴雨或长时间的连续降雨,便易形成泥石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