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法律基础 郭秋玲 导入:大学生为何要学法律 同学语录:总感觉法律离自己非常遥远,法律与我何干?学法干什么?不犯法就行。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要犯我,我必犯人。 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要想不被欺,只能靠武力。 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为何要学法? 第二百八十五条?违反国家规定,侵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第二百八十六条?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干扰,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增加的操作,后果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影响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法条链接 2011年5月1日,刑法修正案(八)正式实施。修正案第39条将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修改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法律的本质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法律由统治阶级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违法和违背道德的区别在哪里?法与道德之间是什么关系? 一个女幼师带领一队幼儿去郊游。途中一幼儿失足坠入路旁粪池中,幼师见状高呼救命,自己却不肯跳入粪池救人。这时,一男青年路经此处,闻声赶来,与幼师一起找来竹竿测知粪水只有齐腰深,但二人怕脏,不肯跳入粪池救人。待一农民赶来,跳入粪池救人时,幼儿已被溺死。 总结归纳 布置作业:例举校园中常见的十种不道德现象及五种违法行为。 (3)资本主义法律 特征: 一是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 二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契约自由原则; 三是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相适应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4)社会主义法律 特征: 一是以公有制为基础; 二是以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为历史使命; 三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此案中,幼师构成犯罪,男青年应受到 道德谴责,农民见义勇为,值得赞扬。讨论 四、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一)法与道德是相辅相成的。 法律是社会主流道德的载体,是道德的外化,是道德的底线; 道德素养的提高,有助于法律的推行,守法的习惯可以内化为一种道德修养。 (二)道德的范围比法更广泛。 (三)道德的强制力主要来源于人的内心,法律的强制力来源于外界的国家强制力。 * *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 教学内容:第五章 领会法律精神 理解法律体系 第一节 法律的概念及其历史发展 2 3 1 教学目的了解法律内涵和法律的特征 了解法律发展的历史类型 理解并掌握法律的本质 教学重点、难点、课时 重点 法律的特征和内涵 难点 法律的本质 学时 1学时 链接:案例导入 大学生法盲的尴尬前不久,永安市检察院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将大学生王永强逮捕。这位因另有新欢而将原女友毒杀的大学生在被捕后居然还天真地问民警:“我已经交代,什么时候可以回去。而早些时候发生的震惊全国的“伤熊事件”的清华大学的大学生刘海洋面对民警的审问时也说:“我觉得好奇……不是存心想伤害它或怎么着……”这种对法律的麻木无知无不令人震惊。2009年9月11日晚,因为父母争吵闹离婚,河南籍流动务工人员齐萍萍在租住的索科大楼803房间,将其父母先后杀害,然后到一个大型超市购 齐萍萍买了几把大的水果刀和锤子,将父母的尸体肢解并用塑料袋分袋装好,自己依然在屋内上网。 学习法律基础知识的意义 首先,学习法律基础知识是我们健康成长的需要。 其次,学习法律基础知识是依法就业创业的需要。 再次,学习法律基础知识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需要。 最后,学习法律基础知识是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需要。 提醒:知法绝不是对法律一知半解,它不仅要求对法律条文有完整准确的理解,而且要求对法律精神,法治原则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同时要有一个健康的法律心理。 案例 聪明反被聪明误 大学生孙某,平时钻研侦探小说,颇有心得,要与警察一比高低。开始盗窃宿舍财物。他每次作案都控制财物的价值量,在法律规定的数额较大的标准以下,以免构成盗窃罪。并在每次作案时,都戴上手套,用拖把抹去足迹。 汉字“法” 的古体 —— 一、法律的词源 一种能 “治狱”、“别曲直” 的独角神兽,“性知有罪,有罪触,无罪则不触”。 廌(zhi ) 《说文解字》:“,刑也, 平之如水,从水; 所以触不直者去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