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史复习资料(下).docVIP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现代文学史(下)复习资料 第一章 1949—1976文学思潮 一、五六十年代文学思潮 1.第一次全国文代会:1949年7月2日至19日在北平举行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会议由郭沫若提议召开,成立了以郭沫若为主席,茅盾、周扬为副主席的全国文艺界组织——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简称文联)。 2.文艺界的三次批判: (1)关于电影《武训传》的讨论; (2)批判俞平伯《红楼梦研究》和清算胡适派“唯心论”思想; (3)清查“胡风反革命集团”及其文艺思想。 二、“文革”文学思潮 1.1965年11月,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在上海发表,揭开“文化大革命”的序幕。 2.革命样板戏: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海港》,现代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音乐《沙家浜》等8个剧目。 3.文艺创作“三突出”原则: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第二章 五六十年代小说 一、五六十年代小说概述 1.50年代中期以后,长期小说创作丰收,主要作品:赵树理《三里湾》,高云览《小城春秋》,曲波《林海雪原》,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梁斌《红旗谱》,周立波《山乡巨变》,杨沫《青春之歌》,冯德英《苦菜花》,周而复《上海的早晨》,吴强《红日》,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冯志《敌后武工队》,刘流《烈火金刚》,欧阳山《三家巷》,草明《乘风破浪》,柳青《创业史》,罗广斌、杨益言《红岩》,欧阳山《苦斗》,姚雪垠《李自成》,浩然《艳阳天》 2.杜鹏程《保卫延安》,小说塑造了中共高级将领彭德怀的形象,后随着对彭的批判而遭禁。 3.吴强的长篇小说《红日》。 4.曲波《林海雪原》被称为“革命英雄传奇”。 5. 都市文学:周而复《上海的早晨》。 6.“山药蛋派”:赵树理、马烽、西戎、李束为、孙谦、胡正。 7.周立波,湖南益阳人,他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在50年代初被苏联授予“斯大林文艺奖”。《山乡巨变》写集体化道路的必然性,刻画众多人物形象,如动摇落后的中农(盛佑亭,绰号“亭面糊”) 8.《李双双小传》为李准赢得广泛声誉,小说背景为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二、柳青 梁斌 杨沫等 1.这一时期能代表时代主流特征而包容着复杂性的小说,以柳青《创业史》、梁斌《红旗谱》、杨沫《青春之歌》为代表。 2.柳青《创业史》这部小说要向读者回答的是:中国农村为什么会发生社会主义革命和这次革命是怎样进行的。(主题先行) 3.梁斌的革命历史小说《红旗谱》由三部长篇构成:《红旗谱》、《播火记》、《风烟图》,主要人物有:朱老忠、严志和、冯兰池。 4.姚雪垠《李自成》获茅盾文学奖。 5.杨沫的小说《青春之歌》,在1959年被改编成电影作为建国十周年献礼篇,风靡全国,还被翻译介绍到东南亚,也大受欢迎。主人公为林道静,是一部中国青年知识分子改造的小说。 三、另一种探索 1.从50年代开始,萧也牧《我们夫妇之间》、方纪《让生活变得更美好罢》和路翎《朱桂花的故事》、《初雪》、《洼地上的“战役”》等作品受到批判。 2.“干预现实”的小说主要有: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写人性人情的作品有宗璞《红豆》、陆文夫《小巷深处》和《平原的颂歌》、刘绍棠的《田野落霞》和《西苑草》、邓友梅《在悬崖上》、丰村《美丽》。 3.1962年8月在大连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座谈会上,邵荃麟提出了“写中间人物”的主张。 4.萧也牧《我们夫妇之间》发表不久被指责是“小资产阶级的观点和趣味”。 5.路翎《洼地上的“战役”》写志愿军战士与朝鲜姑娘之间一段无法实现的爱情悲剧。 6.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其中有官僚主义气息的刘世吾这一形象对读者形成了冲击。 7.丰村《美丽》写的是婚外的恋情。 8.宗璞《红豆》是描写恋爱与革命关系的代表性作品。 9.陆文夫《小巷深处》叙述一个旧时代的妓女如何开始新的生活的心路历程。 10.茹志鹃短篇小说集《百合花》(写战争年代生活的短篇小说)是她的成名作。 11.陈翔鹤,原是五四时期浅草——沉钟社成员。他的《陶渊明写挽歌》、《广陵散》曾引发过历史小说创作的一个小高潮。 第三章 五六十年代诗歌戏剧散文 一、五六十年代诗歌概述 1.三个诗群: (1)建设诗群(由社会主义大建设歌唱者形成):阮章竞、李季; (2)行吟诗群:艾青、闻捷、方纪; (3)政治抒情诗群(这一时期存在时间最长、影响最广泛):贺敬之、郭小川。 2.1958年经毛泽东提倡,掀起一场新民歌运动,出版了《红旗歌谣》(郭沫若、周扬作序),诗坛掀起新民歌风。 3.1966年以前,值得一提的叙事诗,有艾青《黑鳗》,闻捷的《复仇的火焰》,李季《菊花石》、《杨高传》,田间的《龙门》、《丽江行》、《佧佤人》 4.这一时期中国新诗的代表人物是郭小川。 (1)

文档评论(0)

ymeioxian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