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平米的小店靠什么一年赚3亿日元.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平米的小店靠什么一年赚3亿日元   日本有这么一家只有一坪(约3.3平方米)的点心店,年销售额居然高达3亿日元。   这家名叫小竹的点心店位于东京吉祥寺商业街,只出售羊羹和最中(日式传统点心)。   小店的羊羹每天限量150个,每人限购5个,为了买到这种梦幻羊羹,许多人早上四五点就来排队,要是赶上节假日,甚至有人半夜1点就来排队,这种排队的情况居然持续了40多年。   羊羹随禅宗传至日本,由于僧人不吃肉,就用红豆与面粉或葛粉混合后蒸制,制作方法很简单,把红小豆煮熟、碾碎,再和砂糖和琼脂混合熬煮,然后冷却成型即可。   这家店从来没做过广告,也没接受过采访,店面小而朴素,门前也没有停车场,但店门前排了四十年的队,年销售额3亿日元,实在让人惊叹。   什么原因这么火?是因为店家把制作羊羹这样的事当作毕生的事业,用心去体会,严格要求每一个环节,做到极致,几近于道。   日本是一个崇尚道的国家,各行各业做到极致都可入道,比如花道、香道、茶道――道就是把事情做到极致的精神。   这家点心店的店主稻垣女士跟随父亲学习羊羹的制作,她有五个兄弟姐妹,别人都受不了她那力求完美的父亲在制作羊羹中的苛刻。   学习的过程中,不知做了多少羊羹,但每次父亲品尝后都说不行,直接丢进垃圾箱。   然后她再不断学习和改进,慢慢就能吃出为什么每一天有细微的差异,有时候是因为火候,有时是因为清洗小豆的方法,这样经过不断的学习和尝试,才最终做出完美的羊羹。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稻垣女士培养三个外甥做羊羹时,年轻人经常说,这次和以前的温度不一样了。   稻垣女士说,因为四季气候有微妙的变化,煮红小豆的温度就是随当天气温而变化的,味道会因温度和湿度的微妙不同而有所变化,所以必须用身体感受温度的细微变化。   这也就不难理解3平米的小店为什么能年销售3亿日元,为什么店门口每天四点就有人排队,持续了40多年。   那么,为什么限量150个羊羹呢,这也是有原因的,并不是饥饿营销,而是对品质的追求。   稻垣女士这样解释,一锅3公斤的红小豆,做50个羊羹,红小豆超过3公斤,就做不出那么好的味道了,每天做三锅要花十个半小时,已经是极限了,所以一天只能卖150个羊羹。   客人们希望能保证口味,因此能理解一天限量150个的原因,出于对小竹点心店的喜爱,许多客人自发成立了“小竹会”,相约一起排队,并提出一些建议。   比如每人每天限购5个的建议,就是由顾客们提出的,如果不限制,一个人一下全部买走了,后面的人就买不到了。   这就是现在许多互联网企业说的社群模式啊,有这么一群忠实的顾客,自发组成社群,给企业提建议,帮企业宣传,生意怎么可能不好?   更让人尊敬的是,这家店还承担起社会责任,他们10%的员工是残障者,点心中饱含着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照和温情,这也是一种独特的味道吧。   “匠人精神”成就日本制造   日本推崇“匠人精神”,尊重匠人的传统展现在各行各业,对待工作不懈不怠、严谨和认真,不仅带来经济收入的富足和稳定,也使人从工作的细节中,体会工作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   这一“匠人精神”也形成了日本人做事的两个重要特征――对工作的高度忠实和把工作做到极致。   当人的精神展现在日本的现实,转化成物质财富时,不仅支撑着战后的日本将不同产业的触角伸向全球,创造出经济奇迹,也极大提升了日本国民的自信、自豪和自尊。因此有人说,战败的日本能从一片废墟中重建,成为世界经济强国,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正是得益于传统的“匠人精神”。   从明治维新以来,日本人就推崇“匠人文化”,“匠人精神”不仅是日本社会走向繁荣的重要支撑,也是一份厚重的历史沉淀。   1955年,日本建立了“人间国宝”认定制度。政府在全国不定期的选拔认定“人间国宝”,将那些大师级的艺人、工匠,经严格审查确认后由国家保护起来,以防止手艺的流失。   匠人文化的本质,只是二个词:一是敬业、一是认真。更重要的是当匠人文化被全社会所承认,敬业和认真这二个词,被整个日本社会接受和发扬,成了日本社会的“常识”。   “匠人”在日文中写成“职人”。作为匠人最典型的气质,是对自己的手艺,拥有一种近似于自负的自尊心。这份自负与自尊,令日本匠人对于自己的手艺要求苛刻,并为此不厌其烦、不惜代价,但求做到精益求精,完美再完美。   “职人”中,有豆腐师父、三味线师父、蓝染师父、居酒屋老板娘、玩具店师父等等传统艺匠,旧式工作方式所具有的人情味,人与技艺日日相依,相互扶持走过的年代,令人心生敬意。   对于如何使手艺达到熟练精巧,他们有着超乎寻常甚至可以说近于神经质的艺术般的追求。他们对自己每一个产品、作品都力求尽善尽美,并以自己的优秀作品而自豪和骄傲。对自己的工作不负责任,任凭质量不好的

文档评论(0)

lmother_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