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蒙娜丽莎》的秘密
到底列奥纳多?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是不是丽莎?格拉迪尼的另一张画像?自从法国光学工程师及光物理专家帕斯卡?科特(Pascal Cotte)揭开了对这幅画作10年研究的新发现:如今的蒙娜丽莎里面有另一幅女人的画像。这个问题让艺术界产生了分歧。
2015年12月8日,“天才达?芬奇世界巡回互动展”在上海虹桥天地演艺中心开幕,这是巡展的全球第56站。虽然展览中并没有一件真迹,但难得的是能同一时间看到达?芬奇在发明、解剖学、雕刻、工程及建筑方面的创意。与以往不同,展览在最后新增了一个蒙娜丽莎区,专门展示帕斯卡?科特的研究成果。“2004年10月我受卢浮宫馆长之邀,用我发明的多光谱新型照相机对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进行研究。”帕斯卡对我说。之所以叫“多光谱”是因为它可以精细地分割光源中的所有光谱。他花了3天的时间在卢浮宫的地下室里把所有基础工作做好,10月19日中午他收到了《蒙娜丽莎》。“这幅画躺在小推车上,没有画框,完全裸露地送了过来。”资料采集工作从当天中午持续到第二天早上8点。帕斯卡解释说这项工作不仅仅是拍照同时也是科学研究。他在将近20个小时里收集了30亿个数据。“当光学粒子穿过油画色素时会产生一些数据,我就是用数码技术对这些数据进行测量和分析。这30亿个数据就是我10年来研究的对象。”
在研究的前三年,他用红外线的原理发现了25个秘密。但这还远远不够,从2008年开始,帕斯卡发明了一项名为“层放大”(Layer Amplification Method,LAM)的图像分析技术。之前的研究只用了两种方法:X光和红外线,前者是完全穿透画作,后者是仅能穿过一层,而层放大技术则是像拨洋葱一样,把画作一层一层地分析解读。“打个比方,我们去听交响乐,里面有100多种乐器,如果你只想听到小号的声音,你也能做到,尽管这时其他的乐器声对你是一种干扰。为什么呢?因为你知道小号的声音是怎样的。”他说,“这和我做的事情很相似,我有30亿个数据,透过一个数据就能找到一种对应的原因。”
对于《蒙娜丽莎》的解读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每一个艺术研究人员都能讲出一套故事,她被认为是弗兰西斯科?吉奥康杜的第三任妻子丽莎?格拉迪尼。而帕斯卡的发现表明,这幅画并不“单纯”,它经过了四个创作阶段:第一层是一幅对未知对象的肖像草稿,从轮廓可以看出,有较大的头、鼻、双手和较小的嘴唇。在第二层里,达?芬奇用一幅《佩戴珍珠发饰的肖像画》覆盖了最初的草稿,或许这是应伊莎贝拉?黛丝恬(侯爵夫人)的要求创作的。第三层画就是1503年创作的《丽莎?格拉迪尼肖像》,帕斯卡认为这才是蒙娜丽莎的原貌,也是他所认为的“另一幅女人的画像”。画中的蒙娜丽莎眼睛看向左边,面带微笑,这是当时标准的肖像画模样。第四层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蒙娜丽莎》,脸微微向右转了过来,就连目光也是向右的。这是1513年在之前的基础上更改而来的画像。“第一层画像很难说他要表现谁。而在第二层的画中,我找出一枚华丽的发针,它显然与1503年佛罗伦萨的时尚完全不相符合。之后我又找到了装点在头部的另外11枚发针,固定的头纱具有圣母玛利亚的特征。在画下方的扶手下面,我找到了五角星形状物,或许是星星。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人们能够在圣母玛利亚的长袍上看到这类图案。”帕斯卡解释说,“然而,达?芬奇没有完成这幅画,并且运用晕线技术擦去了珍珠的头纱。”这一发现尤为重要,因为它证明了列奥纳多运用了一种手法来更改他的画作,此前是被人们忽略的地方。“丽莎?格拉迪尼?吉奥康杜显示出了她本该有的样子。而达?芬奇发明了一种掩盖技术,巧妙利用面纱、昏暗以及透明的部分来改装长裙,完全改变了之前的画像。”帕斯卡认为,这几幅不同的作品是达?芬奇为不同的雇主而画。至少,1517年达?芬奇曾证实他应朱利安德?美第奇(公爵)的要求做过这幅画,而最终呈现的《蒙娜丽莎》可能只是个想象中存在的人,而不是真实的肖像画。这一切发现和推断都基于层放大技术。
2008年,看着大屏幕上应用层放大技术修复的图像,艺术史学家麦克?戴利(Mike Daley)惊呼:“这是上帝的启示!”英国《Telegraph》记载了这一惊人的事实:画作被修复得相当精准,画面的精度之高可以放大之前无法看到的细节。这幅画就是达?芬奇的《抱银鼠的女子》,画中的女子被认为是塞西莉亚?加勒兰妮,史佛萨公爵的情人。当时在米兰受雇于公爵的达?芬奇画了这幅画。在画中塞西莉亚佩戴的项链附近,帕斯卡发现了达?芬奇的大拇指的指纹。据艺术学者弗兰克(Jacques Franck)解释,达?芬奇在那一时期经常轻轻地用手指涂抹颜料。事实上,放大画作上的细节并不是这项技术唯一能做的事。每一位艺术家都有其独特的用料方式和笔风,但基于肉眼的观察很难看出被叠加及涂改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文心雕龙》“通变”理论的继承与发展.doc
- 《新世训》的“无为”思想对现代青年的启示.doc
- 《新四军与鹰潭》序.doc
- 《新序》:有关君臣之道的历史故事集.doc
- 《新标准英语》高中选修课本中的泛读课教学模式探究.doc
- 《新法释》实施后的民间借贷不动产抵押登记.doc
- 《新目标》英语课程改革之调研.doc
- 《新课标下高中学生英语“词汇――写作――阅读”学法探究》研究.doc
- 《无理之人》,走向伟大之列.doc
- 《星球大战》中的科学错误.doc
- 2025至2030年五层共挤聚烯烃热收缩膜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绢丝纱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综合类-中医内科主治医师-心系疾病历年真题摘选带答案(5卷单选题100题).docx
- 2025年中国旋风布袋数据监测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中文电子书阅读器数据监测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VGA同步视频屏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丁字裤数据监测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无线电力负荷控制系统数据监测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纸浆浓度自动测控系统数据监测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智能磁旋涡流量计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