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校长在校庆大会上的讲话.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校校长在校庆大会上的讲话 高等师范学校校长在揭牌和85周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 自强不息 铸就辉煌 奋发开拓 再谱华章 ——在学校揭牌暨85周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朋友们: “兰桂灼灼满园香,桃李济济聚一堂”。在这秋风送爽,丹桂飘香的金秋季节,我们隆重举行##高等师范学校揭牌仪式和建校八十五周年庆祝大会!“忆往昔,学府初开,百业待兴;看今朝,跨越发展,气象万千”。过去的岁月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创业史,更是一部荡气回肠的发展史!在此,我谨代表全校四千多名师生员工向一直关心和支持我校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人士和各位校友致以最诚挚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 “八秩流金咏泽千秋,三尺教坛师范四方”。##高等师范学校是一所有着光荣传统的乡村师范学校。1920年,新兴的国民政府本着“师范教育乃国民教育之基础”的认识,在县城孔庙之一角,设立了“##县甲种师范讲习所”。其后,随着政局动荡、救亡解放,我校几度迁徙,几易校名,虽饱经离乱分合之苦而弦歌不绝,在血与火的洗礼中茁壮成长。新中国成立后,##师范学校以崭新的面貌屹立在##大地上。1952年,学校更名为“##师范学校”,迁入现址;1984年被省政府命名为“##省阜宁师范学校”; XX年经省教育厅验收批准升格为“##高等师范学校”、“##教育学院##分院”,成功融入高师教育体系,完成了学校发展史上的重要跨越。 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经过几代人辛勤的努力,##高等师范学校已成为在省内外享有盛誉的小学教师的摇篮。#师人继承民族传统文化之精髓,汲取西方先进文化之元素,以丰厚之文化底蕴,造就了一批批名师,培育了一代代学子。“射河悠悠,见证流金岁月;师苑泱泱,化育桃李栋梁!”仅建国后,我校就为##地区培养了2万多名优秀毕业生,他们现已大多成为活跃在教育战线和其他各条战线上的业务骨干、劳动模范、优秀工作者;有的已成为行业领域内卓有建树的专家、领导,高校讲坛上学富五车的教授、学者……他们是我们学校的骄傲,是社会经济和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骄傲! 是#师几代人的艰苦奋斗,创造了#师的昨天,成就了#师的今天。 我们不会忘记硝烟弥漫中的缕缕墨香、十年浩劫中的薪火相传; 我们不会忘记80年代末农村小学素质教育实验区为省小学素质教育改革所创立的典范; 我们不会忘记1991年省教委以专题简报向全省介绍、推广我校以“三字一话”为代表的五类三十六项基本功培训的成功经验; 我们不会忘记1992年1月16日《中国教育报》以“##精神”为题报道我校面向农村办学所取得的成绩; 我们不会忘记1997年我校以高分一次性通过省中师办学条件标准化验收的欣喜; 我们不会忘记90年代末期我校适应社会需求和市场需要而进行的多元化办学模式的探索和尝试; …… “积代传承成就#师精神,与时俱进彰显咏泽风范”。昨日的先辈们筚路蓝缕、创业艰辛,今天的#师人团结务实、奋进求新。面对日趋激烈的教育竞争,我们抢抓机遇,应对挑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素质教育为方向,以谋求发展为第一要务,以市场化办学为立足点,以拓展招生就业渠道为突破口,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保证,以提高毕业生质量为目标,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持续、稳定、健康、协调地发展,并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资源和智力支撑。 一、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我们本着“面向市场、拓宽思路、打造品牌、加快发展”的总体方针,以“一主多元”为基本走向,以“四部一校”为基础依托,以“教师职前培养、职后培训、小学教育科研指导”三大职能为重点,积极构建高等师范学校办学模式,注重均衡发展、内涵发展、务实发展、特色发展,做到“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并举,师范教育与非师范教育并举,全日制教育与成人教育并举”。学校先后投入近3000万元资金用以改善办学条件,新建科教馆、图书馆、文化会堂等现代建筑3万多平方米,配置了天文台、校园网络系统、校园广播系统等现代教育设备和8个专用功能教室。图书馆藏书达16万册。新建了书法碑林、世纪坛等人文景点,绿化面积增至25000多平方米,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雅,为广大师生员工提供了舒适、方便的学习、生活环境。 二、德育为首,全面育人。我们始终坚持把德育工作摆在首位,强化育人意识,全面完善学生素质结构。我们认真贯彻中央8号和16号文件精神,充分挖掘地方德育资源,弘扬“铁军精神”,以活动为载体,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针对近几年生源质量变化的现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全员参与,因材施教,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努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校多次被评为“德育工作先进学校

文档评论(0)

zong19710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