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可刻意曲解“权威人士”对宏观政策的看法
5月9日《人民日报》发表的“权威人士”访谈引发了各界的热议。对于未来的宏观政策的方向,“权威人士”指出,促进宏观经济健康发展,供给侧和需求侧的招数都要用,但在不同阶段,侧重点和着力度是不一样的。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最重要的是正确理解中央提出的“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句话,也就是说,供给侧是主要矛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加强,必须作为主攻方向。需求侧起着为解决主要矛盾营造环境的作用,投资扩张只能适度,不能过度,决不可越俎代庖、主次不分。
“权威回答”表达了三层意思:一是经济健康发展,供给侧和需求侧都必须加强,适度扩大总需求是中央一贯的政策;二是必须坚定不移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供给侧是主要矛盾,是主攻方向;三是明确表示投资扩张只能适度,不能过度,决不可越俎代庖、主次不分,避免中国经济再次陷入重复的投资拉动的死循环。
但是,对于“权威人士”的表态,一些市场分析人士刻意进行曲解,似乎只要一提供给侧,就意味着彻底否定了需求端的发力,似乎只要一抓供给侧,就是不要任何刺激经济的政策。这种刻意偏颇的解读在某种程度上引发了外界很多不必要的猜测,甚至有人认为中国的宏观政策要出现重大的转变。比如,在4月份的金融数据发布之后,由于和3月份及同期比,新增贷款、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以及M2都出现了下滑,一些市场人士甚至不惜用“触目惊心”等夸张的词汇进行解读。有人很自然地将“权威人士”访谈与4月份金融数据的下滑联系起来,然后进行了无限丰富的想象和解读,认为受“权威人士”访谈的影响,中国的货币政策开始转向。
的确,“权威人士”在访谈中明确指出要“确保中央已定的政策不走样、不变形。要全面、准确、不折不扣地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稳健的货币政策就要真正稳健,积极的财政政策就要真正积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就要更加突出”。并且在访谈中对高杠杆进行了多次的警示,认为高杠杆是去年中国金融市场动荡之源,提醒“树不能长到天上,高杠杆必然带来高风险,控制不好就会引发系统性金融危机,导致经济负增长,甚至让老百姓储蓄泡汤”。 对房地产市场不是通过以人为本的城镇化,而是通过加杠杆行为的去库存进行了警示。但很显然,常识告诉我们,4月份金融数据以及其他数据的下滑肯定和5月9日才发表的“权威人士”的访谈没有关系。
“权威人士”访谈针对的是宏观政策,包括货币政策的“过度”不要大水漫灌,但并非不要任何刺激,更不是在经济下行的情况下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一些市场人士刻意将“权威人士”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反对高杠杆,警示风险,曲解为“权威人士”反对任何刺激,反对宽松,反对投资。“权威人士”明确反对的,是过度刺激,过度放水,过度加杠杆。强调供给侧是主线,但并没有否定总需求管理,强调“五大任务”,但从未否认通过政策的微调预调让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就货币政策而言,“权威人士”很显然是希望货币政策真正“稳健”,不要过于宽松,避免过去的错误再犯,而不是要收紧货币。这个基调和央行在数据发布之后的表态,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基调并无二致。
在当前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很大的情况下,宏观政策不可能不适度在需求端发力,这样才能确保中国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适当、适度的刺激仍然是中国宏观政策的选项。但是,政策不是为刺激而刺激,更不能为了数据本身的好看再次罔顾供给侧存在的种种问题。适度刺激的目的是为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良好的环境。正如“权威人士”所言,在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矛盾是结构性而不是周期性的情况下,“进”才是“稳”的根基。“进”,就是解决经济运行中的供给侧、结构性、体制性问题,这需要时间,目前还处在起步期,新动力还挑不起大梁。简单地通过刺激,通过需求端的稳,事实证明只能“稳”一时,药效过后,故态复萌。
供给侧改革作为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生命线,作为中国经济转型一场输不起的战争,其本质上是一种平衡的政策,而不是非此即彼的休克疗法。我国经济面临的问题有周期性、总量性的问题,但主要是结构性的问题,供给侧是主要矛盾。基于过去多次刺激导致的负面后果和积累的矛盾,“权威人士”提出避免用“大水漫灌”的扩张办法给经济打强心针,造成短期兴奋过后经济越来越糟,强调要把控好“度”,既不过头,也防不及。很显然,这是一种既看眼前,更重长远的协调性的政策,而不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将其曲解为政策“大变脸”,对民众只会造成极大的误导。
去杠杆也好,去产能也罢,需要一个过程,耐心和智慧一样重要。这点,决策层比任何人都清楚。
(作者系远见智库首席研究员)
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基于STM32的智能家居风扇设计(智能温控风扇).doc
- TB 10422-2020 铁路给水排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docx
-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怪老头儿》阅读测试题及答案.doc
- 日本税务管理.pptx
- 2024年上海市杨浦区数学四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VIP
- 人工智能训练师(初级_五级)职业技能鉴定理论考试题库资料-下(判断题).pdf
- 2018-2019年中联前海开源-勒泰一号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信用评级报告.pdf
- 北京市清华附中2025届物理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doc
- 剑桥(join in)版五年级上册英语全册课件.pptx
- Q XGBA 001-2017_甩棍(伸缩棍) 企业标准.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