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鸡痘是一种高度接触性病毒性传染病,秋冬季节易流行,尤其潮湿环境下,蚊子较多,会加速该病的传染,因此,多雨的秋季应该注意该病的提前预防。
鸡痘病毒的传染途径,主要是通过皮肤或粘膜的伤口侵入体内;有些情况下,断喙也会成为鸡痘发病的起因。有些吸血昆虫,特别是蚊子能够传带病毒,是秋季鸡痘流行的一个重要传染媒介;蚊虫体内带毒时间可以维持10~30天。
鸡痘的潜伏期大约4--10天,根据症状和病变的部位,可以分为皮肤型和白喉型两种,一般秋季易发生皮肤型,冬季白喉型较多。
皮肤型鸡痘病变发生在无毛和少毛区,如鸡冠,内垂,脸部,鼻孔和眼围等处,生成一种疣状的痘子。病鸡最初是在皮肤上产生一种灰白色的小结节,结节迅速增大并呈黄色,与邻近的结节互相融合,形成干燥、粗糙、棕褐色的大结痂,突出在皮肤表面。如果把结痴剥掉,皮肤上就露出一个出血的病灶。结痂的数量多少不一,多的时候可以满布整个鸡头的无毛部分。结痂可以存在3-4周之久,以后就逐渐脱落,留下一个平滑的灰白色疤痕。皮肤型鸡痘一般无全身性症状,但在严重的病鸡(尤其是幼鸡),可见精神萎靡,食欲消失,甚至引起死亡。若痘长在眼上,则眼流泪,怕光,眼睑粘连甚至失明。
白喉型鸡痘病变发生在口腔,咽喉,气管粘膜上。先是粘膜上生成一种黄白色小结节,以后小结节迅速扩大和互相融合在一起,就形成一层黄白色干酪样的假膜,覆盖在粘膜表面,所以称做鸡白喉。如果把这层假膜撕去,下面即露出一个红色的出血溃疡病灶。病鸡的呼吸和吞咽运动都有障碍,往往作张口呼吸,由于采食困难,体重迅速减轻,出现全身生长不良,个别鸡会因为呼吸困难而窒息死亡。
鸡痘的诊断比较简单,根据病鸡的冠、肉髯和其他无毛部位的结痂病灶,以及口腔和咽喉部分的白喉样假膜,就可以作出确定诊断。
预防:
鸡痘的预防最可*方法是接种疫苗。目前应用的鸡痘疫苗安全有效,适用于幼雏和不同年龄的鸡,临用时将疫苗稀释50倍,用洁净的钢笔尖或大号缝纫针蘸取疫苗,刺种在鸡的翅膀内侧皮下,每只鸡刺一次。可以在幼雏接种鸡新城疫Ⅱ系或Ⅳ系疫苗时,同时刺种鸡痘疫苗。
通常接种后第4日接种部位出现肿起的痘疹,第9日形成痘斑,否则,免疫失败,须重新接种。一般在25日龄左右和80日龄左右各刺种一次,可取得良好的预防效果。
利用鸡痘疫苗翼膜刺种。在接种工作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接种疫苗必须用于健康鸡群;
同一天免疫所有鸡,若用于紧急接种,应从离发病鸡群最远的鸡群开始,直至发病群;
使用疫苗要充分摇匀,且一次用完;
在秋季或夏秋之际进的雏鸡免疫应该提前到15日内,其他季节可以推迟到30-40日龄;
免疫应该和断喙错开3天以上,否则容易诱导发病;
工作完成后,要消毒双手并处理(燃烧或煮沸)残液。
治疗:
大群鸡用吗啉胍按照千分之一的量拌料,连用3~5日, 为防继发感染,饲料内应加入0.2%土霉素,配以中药鸡痘散疗效更好。配方:龙胆草90克,板兰根 60克,升麻50克,野菊花80克,甘草20克,将上述中药加工成粉,每日成鸡2克/只,均匀拌料,分上下午集中喂服,一般连用3~5日即愈。
对于病重鸡,皮肤型可用镊子剥离痘痂,伤口涂抹碘酊或紫药水; 白喉型可用镊子将粘膜假膜剥离取出,然后再撒上少许“喉症散”或“六神丸”粉,每日1次,连用3日即可。
对于痘斑长在眼睑上,造成眼睑粘连,眼睛流泪的鸡可以采用注射治疗的方法给予个别治疗,用法为:青霉素一支(40万单位),链霉素一支(10万单位),病毒唑一支,地塞米松一支,混匀后肌注,40日龄以下注射10只鸡,40日龄以上注射5-7只鸡。一般连续注射3-5次,即可痊愈。
鸡痘是一种缓慢扩散的、接触性传染病,可使鸡增重缓慢、消瘦,产蛋鸡受感染时,产蛋量暂时性下降,雏鸡可大批死亡。病鸡脱落和破散的痘痂是散布病毒的主要形式,吸血昆虫(蚊)可传播本病。鸡只打架、啄毛等外伤,鸡群密度过大,通风不良,鸡舍阴暗潮湿、体外寄生虫、营养不良,缺乏维生素及饲管不善等均可促使本病的发生和加剧病情。本病可分为皮肤型、粘膜型和混合型三种病型。
? 一、皮肤型鸡痘????? 一般发生在秋季和冬初。主要是在身体无毛或毛稀部分,特别在冠、肉髯、爪、眼睑和喙角,也可在泄殖腔周围、翼下、腹部及腿处产生一种灰白色小结节,结节初期湿润,后变干燥,外观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结节结痂后易脱落,形成瘢痕。????二、粘膜型鸡痘(白喉型)???多发生于冬季,主要出现在口腔、鼻、咽、喉、眼或气管粘膜上,初期为鼻炎症状,2~3天后在粘膜表面稍微隆起白色结节,以后迅速增大,并常融合成黄色、奶酪样坏死的伪白喉或白喉样膜,将其剥去可见出血糜烂,炎症蔓延可引起眶下窦肿胀和食管发炎。????三、混合型鸡痘????皮肤和口腔粘膜同时发病,病情严重,死亡率高。????四、防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