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学的发展史.pptVIP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阐明了急、慢惊风为阴阳异证,认为急惊属阳、热、实,治合凉泻;慢惊属阴、寒、虚,治合温补,成为后世治疗惊风所遵循的准则。 * 《四库全书·目录提要》说:“小儿经方,千古罕见,自乙始别为专门,而其书亦为幼科之鼻祖,后人得其绪论,往往有回生之功。”实非过誉。 * 中 医 儿 科 学 第一章 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 中医儿科学,是以中医学理论体系为指导,研究儿童卫生健康的综合性医学科学,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小儿生长发育、预防保健和疾病防治等。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中医儿科学发展史 【学习要点】 1、了解中医儿科学的起源、形成与发展。 2、熟悉历代著名儿科医家的成就与著作。 3、掌握儿科学在宋代以后的重大发展及有突出贡献的医家和医著。 中医儿科学的发展史,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一、萌芽期(远古~南北朝~隋唐) 二、形成期(宋朝~) 三、发展成熟期(金元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四、新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一、萌芽期(远古~隋唐)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扁鹊名闻天下……来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我国历史上明确记载最早的儿科医生。 《五十二病方》这部现存最早的医学专著里,有“婴儿病痫”、“婴儿瘛 ”的记述。 对于小儿脉证方面的记载,在现存医书中,首推《黄帝内经》为最早。 西汉名医淳于意曾以“下气汤”治愈小儿“气鬲病”,为儿科最早的医案记载。 我国最早的儿科专著?颅囟经?成书于唐末,书中首创小儿为“纯阳之体”的理论。 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专科教育 隋唐时期,朝廷设立“太医署”,由“医博士”教授医学,其中专设少小科,培养专门的儿科医生,学制5年。 二、形成期(宋朝~金) 宋代科学技术的巨大发展,促进了中医学的发展,随着专门儿科医家和专门儿科著作的不断出现,中医儿科理论体系逐渐形成。 北宋改进医事制度,设立翰林医官院,太医局把小儿科列为独立的专科。 北宋钱乙,对中医儿科学体系的形成作出了突出贡献,被后世誉为“儿科之圣”。他的学术思想和医疗经验,由其弟子阎季忠收集整理,编写成《小儿药证直诀》。 钱乙的学术成就 1.该书将小儿生理特点概括为“脏腑柔弱”,“成而未全,……全而未壮”,病理特点概括为“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对儿科临床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在儿科四诊中尤重望诊,主要是观察“面上证”、“目内证”; 3.对痘疹、水痘、麻疹等几种发疹性传染病和惊风与痫证已能进一步加以鉴别。 4.首创了儿科五脏辨证体系,提出“心主惊”、“肝主风”、“脾主困”、“肺主喘”、“肾主虚”的辨证纲领。 5.善于化裁古方(如六味地黄丸)、研制新方。 北宋名医董汲擅用寒凉法治疗痘疹,撰写了《小儿斑疹备急方论》。 南宋刘昉等编著《幼幼新书》整理汇集了宋以前儿科学的成就。 南宋《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指出脐风的病因是断脐不慎所致,和成人破伤风为同一病源。 南宋陈文中,是治痘温补学派的创始人,著有《小儿痘疹方论》,《小儿病源方论》。陈文中治痘疹主温补与钱乙、董汲主寒凉两种学术思想的争鸣,促进了中医儿科学的发展。 三、发展成熟期 (金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金元四大家的学术观点,充实了儿科学的内容。 明代薛铠、薛己著《保婴撮要》,提出“烧灼法断脐”以预防“脐风”。 明代儿科世医万全,字密斋,著作颇丰,仅儿科就有《育婴家秘》4卷、《幼科发挥》2卷、《痘疹心法》23卷、《片玉心书》5卷、《片玉痘疹》13卷等。 万全的学术成就 1.在儿童养育的不同阶段,倡导“育婴四法”,即“预养以培其元,胎养以保其真,蓐养以防其变,鞠养以慎其疾”,形成了中医儿童保健学的系统观点。 2.在朱丹溪提倡养阴的思想基础上,系统提出了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心常有余,肺常不足,肾常不足,即“三有余,四不足”的小儿生理病理学说。 3.治疗方面提出“首重保护胃气”,“五脏有病,或泄或补,慎勿犯胃气”。他的处方用药精练而切合病情,并将推拿疗法用于儿科。 王肯堂《证治准绳·幼科》 张介宾《景岳全书·小儿则》 鲁伯嗣《婴童百问》 清代儿科医家夏禹铸著《幼科铁镜》,提出“有诸于内而形诸于外”,首重望诊,主张望形色,审苗窍,从外知内,辨别脏腑的寒热虚实;他运用“灯火十三燋”治疗脐风等证。 《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广泛搜集清代以前有关儿科的证治经验。 阐明了急、慢惊风为阴阳异证,认为急惊属阳、热、实,治合凉泻;慢惊属阴、寒、虚,治合温补,成为后世治疗惊风所遵循的准则。 * 《四库全书·目录提要》说:“小儿经方,千古罕见,自乙始别为专门,而其书亦为幼科之鼻祖,后人得其绪论,往往有回生之功。”实非过誉。

文档评论(0)

maritime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