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4宋词教学设计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ppt

必修4宋词教学设计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望海潮 柳永 1、第一句写了哪些内容?它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写了杭州的地理位置重要、社会条件优越、历史积淀厚重。 总写杭州的特殊地位 2、哪些句子描写了杭州的自然风貌,这是怎样的自然环境? 寥廓明净,清丽秀美。 3、“市列-------豪奢”表现了什么? 表现了杭州的商业繁荣,市井繁华,民殷财阜。 4、“羌管-------莲娃”表现了什么? 杭州百姓的安居乐业欢乐祥和 5、“千骑-------凤池夸”表现了什么? 表现了杭州官员出行与民同乐的情形,说明当时那里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官民和谐。 6、结合背景说一说,此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对杭州自然风光,社会环境的惊叹赞美与艳羡,同时也有对太守孙何的赞颂,希望得到他的引荐。 雨霖铃 1词的上片词人给我们描绘了哪些景象,运用了哪些手法,这些景象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凄切的寒蝉、傍晚的长亭,大雨之后的天气,天地间弥漫着的沉沉暮霭。 岑寂幽清的景色、凄冷沉郁的气氛 2词的上片都流露出主人公怎样的情绪? 流露出词人在饯别时暗淡低落的心情,船要出发时难分难舍的痛苦以及对情人远行路途的担忧。 3词的上片和下所描写的景色有什么不同?描写的手法有什么不同? 词的上片所描写的景色是离别时实际的环境(实写之景),下片则是对第二天清晨酒醒后所见到 景象的设想(想象之景)。上片是实写,下片是虚写。 4下片流露出的情绪有哪些? 当想到离别后,酒醒时的凄凉、怅惘以及日后良辰好景不再的极度孤独、无聊。 5概括整首词形成的意境(4—16字)。 缠绵悱恻、凄凉清丽 6从抒情手法上看,这首词突出的特点的是什么? 融情入景。情景交融 苏词二首 念奴娇·赤壁怀古 1第一句展现了词人怎样的心理活动与思想感情? 站在曾经影响历史进程的那场战争的发生地,面对浩浩汤汤,亘古流淌的长江,词人自然会心潮激荡,自然会对那些曾经改变历史走向的英雄们产生由衷的缅怀与敬佩之情。 2找出上片中写景的句子,并概括这些景象所营造的意境。 作者通过描写向东奔流的大江,汹涌的浪涛,浪打堤岸卷起的层层白浪,嶙峋高峻直插云天的山石等景色,描绘出一种雄伟、壮丽的景象。 从下片看,词人眼中的公瑾是个怎样的人? 青春年少,英姿勃发;闲雅潇洒、沉着从容;才华过人、年轻有为; 4词人从公瑾又想到了什么,这传达出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想到了词人自己:自已也是年少得志,却仕途坎坷,屡遭打击迫害,如今已是满头华发,却一事无成。从中传达出词人壮志难酬的感叹、无奈与自嘲。 5从全诗看,你觉得词人是个怎样的人? 从全诗看,词人吟咏壮丽山河、仰慕古代英雄,慨叹自己壮志难酬,人生如梦。结尾以酒酹月,使我们既看到词人内心的孤独,悲凉又能感到词人的豪放与旷达。因为这一酹,既有对自己过去的祭拜又有寄情江月,以月遣怀的洒脱,亘古不变江月也许会给词人最公正的评定与传扬。 从而我们可以看到词人是一个对自己有清醒认知,善于忘怀得失,心胸放达的人。 6结合写作背景,总结概括词人在本词抒发的思想感情? 词人吟咏壮丽山河、仰慕古代英雄,慨叹自己壮志难酬,人生如梦。结尾以酒酹月,一方面表达自己内心的孤独,悲凉慨叹自己壮志难酬一方面又抒发自己忘怀得失,寄情江月的豪情。 定风波 7“一蓑烟雨任平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两句使用的主要的艺术手法是什么? 暗喻或语意双关。 8结合写作背景,说说全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生活态度。 作者以自然风雨隐喻人生风雨,表明自己对各种政治打击和迫害已是处变不惊见怪不怪,从而表达了自己旷达、洒脱的人生态度。 小结 结合两首词的写作背景与表达的主旨,谈一谈你对苏轼在背贬黄州期间的思想态度的认识。 平淡的看待过去的荣辱得失; 自由的享受现在的自由洒脱; 达观的迎对未来的无情风雨。 辛词二首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1划出上片写景的句子,概括这些句子营造的意境 壮阔雄浑 苍茫悲凉 清丽秀美 2在上片的这种背景中,词人的内心是怎样的? 清秋时节,楚天辽阔,江水悠长。眺望远山,其形状高尖如簪,矮壮如髻。自然山水多姿多彩,但是在去国离乡的作者心里去无尽的忧愁与怨恨。 3结合写作背景以及“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两句说说词人的“登临意”是什么? 赶赴前线杀敌收复失地,恢复中原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 傍晚时分登山临水排遣愁恨的心情。 4、5、6结合注释,说说下片三个典故,寄寓的词人的思想感情。 A、不忍心轻易辞官还乡; B、想放弃天下大事,追求个人享受,又怕别人笑话; C、时光飞逝,年华老去,壮志未酬,不尽感叹。 总结全词内容与写作背景,说说词中表达的词人的主观情感 词人在清秋时节登上赏心亭眺望千里江天,苍凉空阔,清丽的美景使词人感慨万千:自已家国尽失,偏安江南,一心想杀敌报国,收复失地,回归故土却无人理会不得重用,不免生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痛和愤慨。

文档评论(0)

70后老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