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花蕾里的情人节.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藏在花蕾里的情人节   也许很多人以为,情人节应该是西方人的节日。殊不知,在贵州高原偏远的大山里,情人节就早已存在。因为它的神秘而多彩,还被形象地称为“藏在花蕾里的情人节”。   很早就听说苗族有一个以吃五色糯米饭为主要内容的节日,而且有很多男女青年盛装唱歌跳舞谈情说爱。后来看了许多摄友拍摄回来的图片和上网查阅了相关资料后,我才发现,这个节日并不是以吃糯米饭和唱歌跳舞为主要内容那么简单。   每年一度的苗族“姊妹节”终于要到来了。“这是贵州省台江县清水江中游沿岸苗族青年特有的一种社交性节日集会,‘飞歌献予远方客,秋波暗送心上人,白天共享姊妹饭,夜晚相携游方场’。这首苗歌基本上概括了节日活动的主要内容”。在前往台江县的途中,一位多年来以苗族文化为拍摄题材的摄影师向我们滔滔不绝地介绍说。“这个节日有的村寨在农历的二月十五日过,但大多村寨是在农历三月十五过,以台江施洞地区最有特色。过节的时候,这里人山人海,高亢的飞歌声、浑厚古朴的大歌声和情歌声交织在一起,在宁静的夜里传到很远很远。”   进入到台江县后我们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直接赶往乡下,我们四人包车下乡一共花了120元,司机大哥是苗族,从小就在当地生活,听说我们此行就是为了采访“姊妹节”,一下子他的话题就打开了,他说姊妹节的来源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古时候,苗族有一对男女名叫金丹和娥姣。他俩从小青梅竹马,两小无猜,长大后彼此之间产生了爱情。但娥姣的父母不准他们来往,逼迫她嫁回舅家(苗族称为“还娘头”)。娥姣不从以死抗争,金丹也非她不娶。为了爱情,两人只好相约在野外偷偷约会,每天娥姣用她装针线的竹篮藏着糯米饭带去给金丹吃。后来他们的忠贞终于感动了家人,两人最终结为百年之好。   到达老屯乡已经是晚上7点多,我们还没有吃晚饭,也不知道哪里有住宿的地方,于是司机大哥把我们送到了他的一个远方亲戚家里。这户人家家底比较殷实,三层楼的木屋宽敞明亮,门前屋后挂满了收割下来得各种晾晒的农作物,看样子,这户三代7口人家生活的应该是非常幸福安乐。当晚,喝过了主人家的高度米酒后,我们四人便在二楼的客房里枕着木香,呼吸着洁净的空气,听着窗外蛐蛐的交响乐,沉沉睡去。   第二天一早,我们发现寨子里的许多苗族妇女正在做五彩糯米饭,原来它是由几种不同颜色的植物花与叶同糯米饭蒸煮而成。饭被染成黄、红、紫等多种颜色,据说黄色象征家中富有,五谷丰登;红色象征本寨繁荣昌盛;紫色象征紫阳高照,紫气东来;绿色象征家乡美丽可爱;白色象征爱情纯洁高尚。   在饭香中我们听到外面人声鼎沸,原来是寨子里的人都准备要去田里捉鱼。让我们惊讶的是,不管她们到哪家田里捕捞,都会受到欢迎,只是在捕捞的过程中,不时出现了抢鱼的场面,这就是当地苗族特有的“老庚摸鱼”,有的人还打起了“水仗”,结果肯定是人人一身泥水,提着用草绳串起来的鱼,脸上笑开了花。中午,苗族女青年们吃完“姊妹饭”后,经过一番精心打扮,便各自带上事先准备好的彩色糯米饭,到游方场上踩鼓跳舞和找小伙子对歌。早就等候多时的小伙子们想要吃到心上人的糯米饭,必须在对歌中取胜。这样,整整一个下午,村寨里到处洋溢着歌声。当然,除对歌以外,女青年们可以随意参加各种娱乐活动,出嫁的姑娘也要回娘家过“姊妹节”。   第三天一早,我们起身赶往施洞镇,听说施洞镇的苗族青年男女今天要盛装出门,芦笙阵阵,踩鼓舞蹈。   在施洞我们听说了姊妹节来由的下文:据说古时候施洞有八百个姑娘因找不到男朋友而嫁不出去;而三丙大塘却有八百个青年男子因找不到媳妇而单身。老年人们想起了娥姣、金丹 “姊妹饭”的典故,教姑娘们用娥姣、金丹的办法,把三丙大塘八百个青年男子邀请来吃 “姊妹饭”。这样,人人都找到了自己的意中人,一双双、一对对结成了眷属。   从此以后,吃 “姊妹饭”就演变成为以青年男女间挑选情侣为主要内容的节日活动。 据《苗族古歌》记述,苗族聚居的地区过去都过姊妹节,可如今大部分地区已失传,唯有台江县还完整地保留着这一习俗。   施洞地区吃姊妹饭活动最热闹是在农历三月十三日那天,姑娘们纷纷上山去采撷南烛木叶、姊妹花等花草树叶,分别用冷水浸渍和用水煮的方法,制成黑红黄绿各种花草汁液。然后用这些汁液分别浸泡糯米。一两天后,这些汁液完全渗透了糯米,再取出分别过滤,用清水冲洗去表面多余的色彩汁液,然后将这些分别浸泡好各色糯米调匀,蒸熟,就成了晶亮芬香的五彩姊妹饭。这种用各种花、草取色制作的姊妹饭,不但色彩缤纷、芳香可口,而且久放不会变质。三月十四日前晌,姑娘们都下田里去捕鱼捞虾(不管是谁家的田);后晌,姑娘们每人拿来一大碗彩色糯米饭、两个鸭蛋(炒虾子用的)和一些钱(多少不拘)用来买鸭。为什么只要鸭和鸭蛋,而不用鸡和鸡蛋?因为鸭能过河,象征能过到彼岸与情人成双。这一切准备齐全了,年龄相近的姑娘们都分

文档评论(0)

ganpei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