蜱虫咬伤临床疗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蜱虫咬伤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 观察蜱虫咬伤治疗效果。方法 对蜱虫咬伤患者使用蚊香熏烤的方法,蜱虫虫体部分退出皮肤。结果 用注射器针头插入皮肤与蜱头之间轻轻撬起,将虫体完整取出。结论 被蜱虫咬伤后,不能强行拔出露在皮肤外面的虫体,可使用蚊香熏烤的方法,将其虫体完整拔出。   关键词:蜱虫咬伤;临床疗效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患者为中年女性,51岁,既往体健,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史,也无皮肤过敏史。因在左?N窝处发现可疑物6h,于2014年6月21日来我门诊皮肤科就诊。患者于6h前在新疆那拉提大草原风景区旅游时,穿着短裤在草地上坐着拍照,拍完之后卧在草地上休息时,突然感到左?N窝处轻微瘙痒,同时伴有疼痛,立刻让其女儿帮忙查看左?N窝处,发现左?N窝中部有一可疑黑色物体,似乎有蠕动。恰巧头天上网看到北京蜱虫病历的报道,其女儿高度怀疑为虫咬伤,未敢做任何处理,遂赶回乌鲁木齐来本部就诊。体格检查:患者一般情况好,神志清,精神尚可,无其他不适主诉。测血压120/80mmHg,心律72次/min,心电图示:窦性心律。皮肤科检查:左?N窝中央皮肤上见一绿豆大小黑褐色物体,似蜱虫臀部,滴酒精刺激见其蠕动,其周围皮肤轻微发红,无明显肿胀(见图1)。其他部位皮肤无红肿,皮肤完好,肤色正常。初步诊断:蜱虫咬伤,大部分虫体已钻入体内。   图1 虫体左?N窝中央皮肤   1.2方法 把黑蚊香点燃后,使蜱虫外露部位受热,熏烤虫体驱之(见图2),见虫体间断蠕动着,从皮肤内退出1足,患者无其他不适,继续用蚊香熏烤虫体约15min后,共4对8足完全退出皮肤,只有头部仍留在皮肤内(见图3)。因其足退出皮肤后无法用力,虫体没能自行脱落。遂改用注射器针头插入皮肤与蜱头之间轻轻撬起,将虫体完整取出,确认是蜱虫。伤口无出血,周围无水肿,用碘伏消毒伤口,创可贴覆盖。   图2 熏烤虫体 图3 头部仍留在体内   2结果   随访患者72h,患者无头痛、头晕,无恶心、呕吐等不适,左?N窝处无瘙痒、疼痛,无红肿等。   3讨论   3.1蜱虫的特点 蜱虫是一种寄生虫,俗称草爬子,属于寄螨目、蜱总科。成虫在躯体背面有壳质化较强的盾板,通称为硬蜱,无盾板者,通称为软蜱,属软蜱科。又名壁虱,属蛛形纲寄螨目蜱科[1]。常常寄生在野外的动物或家畜身上。它们一般活跃在春夏季节,用肉眼可以看到它是褐色的,多半吸附在人体的头颈、腋窝处。会依附在人体身上,靠吸取血液来生存。常栖居在墙壁、石缝、草地、树木及动物巢穴处。蜱嗅觉极为敏感,能在几米之外嗅到宿主气味,当人或动物经过时,突然跳到人或动物身上吸血。常叮咬牛、马、狗、猫,偶然叮咬人。不吸血时小的才干瘪绿豆般大小,也有极细如米粒的,吸饱血液后,有饱满的黄豆大小,大的可达指甲盖大。蜱咬伤后的无形体病属于传染病,人对此病普遍易感,与危重患者有密切接触,中间接触患者的血液等体液的医务人员或其陪护者,如不注意防范,也有可能感染。   3.2蜱虫咬伤临床表现 ①病因:由硬蜱或软蜱的口器刺入了皮肤后引起的。②皮疹特点:蜱咬部位有水肿性丘疹丘疹或小结节,红肿、水疱或淤斑,中央有虫咬的痕迹,有时可发现蜱。③自觉症状:瘙痒或疼痛,也可引起全身症状。④蜱麻痹:是十分罕见的情况,系蜱唾液中的神经毒素所致,蜱咬伤皮肤时可将唾液中能麻痹神经的毒素注入人体,而引起蜱瘫痪症,表现为上行性麻痹,最后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特别是小儿。只有在短时间内被大量蜱叮咬后,蜱唾液里的毒素才可能造成这种情况。⑤蜱咬热:蜱吸血1~2d,患者可出现畏寒发热、头痛、腹痛、恶心、呕吐等蜱咬热症状。另外,蜱咬伤还可传播森林脑炎、Q热、出血热、巴贝斯虫病、泰勒虫病、蜱性回归热、Lyme病等81种病毒性、31种细菌性和32种原虫性传染病[1]。   3.3蜱咬伤治疗 发现蜱虫在皮肤上叮咬,钻入皮肤,切忌强行拔除,不要直接用手将蜱摘除或用手将蜱捏碎。不要生拉硬拽,以免拽伤皮肤,或将蜱的身体拽断,蜱头留在体内。应免撕伤组织及防止口器断入组织内。因为蜱吸血的口器很复杂,上面长着倒刺,一旦不恰当的拔除正在吸血的蜱,很可能让它的口器折断在皮肤里,同时会刺激蜱分泌更多携带病原体的唾液,增加感染的可能性。应该在其头部滴加煤油、旱烟油、乙醚、酒精、氯仿苯、松节油,使蜱头部放松或死亡,再用小镊子夹住它的近口部向上向前轻轻提取之;或用烟熏、点蚊香驱之,使其头部自行慢慢退出、脱落。烫蜱时应注意安全,防止烫伤皮肤。蜱虫除去后,局部伤口皮肤应用碘伏消毒处理。万一口器断入皮内需手术除去。被蜱咬伤后身体如出现不适,有乏力、头痛、肌肉酸痛、恶心、呕吐、厌食、腹泻以及咳嗽、咽痛、昏迷不醒或发现皮肤出现出血不止等症状,需及时到医院就诊,确诊是否患上蜱传播疾病,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

文档评论(0)

ganpei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