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芍药籽中几种单萜苷含量的测定
(信阳农林学院生物技术系,河南 信阳 464300)
摘 要:建立了RP-HPLC法测定芍药籽中单萜苷类含量的方法。芍药苷等单萜苷类物质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目前,芍药中的单萜苷目前主要来源于芍药的根,分析结果表明,芍药籽仁中也含有较多的单萜苷,这些单萜苷也可以作为另一个重要的单萜苷来源。
关键词:RP-HPLC法;单萜苷;含量测定
0 引言
芍药属毛茛科,双子叶植物纲,为灌木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药是多年生宿根草本,具纺锤形肉质根。芍药苷是芍药中提取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解痉镇痛和改善记忆、抗自由基损伤等功能和抑制细胞内钙超载、抗KA神经病变的生理功能。
单萜苷类化合物是天然药物中一类重要的化学成分,在植物中广泛分布,是许多常用中药的有效成分,如芍药、牡丹、花椒等。主要有无环、单环、双环、三环单萜苷和环烯醚萜苷等多种结构类型。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原料
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籽:采自河南省孟津县土桥村花木公司基地,原植物及样品由该公司总经理卫志鹏老师鉴定。
1.2 实验仪器与试剂:
仪器: Agilent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安捷伦公司);SENCO W201恒温水浴锅(上海申生科技有限公司); FA2004电子天平(天津市天分分析仪器厂) ;YXJ-A高速大容量电动离心机(江苏金坛市环宇科学仪器厂); SB-2A型紫外分光光度计(天津市天分分析仪器厂);100 mL容量瓶、1 mL/5 mL移液管、50 mL/100 mL量筒、40 mL/50 mL/80 mL烧杯、100 mL圆底烧瓶等玻璃仪器均来自四川蜀牛玻璃仪器厂;0-100酒精计(河北省武强县同辉仪表厂);试剂:磷酸,分析纯;乙腈,色谱纯;甲醇,色谱纯;磷酸二氢钾,色谱纯;二次蒸馏水,自制;对照品:4′′-羟基白芍苷,氧化芍药苷,白芍苷,芍药苷,paeonidanin和白芍苷R1等均为本实验室自制,经NMR和 ESI-MS鉴定了化合物的结构,经HPLC测定纯度大于98%。
2 实验条件
2.1 色谱条件
Agilent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Zorbax SB-Aq C18色谱柱(4.6×250 mm,5?m);流动相:乙腈-磷酸(0.05),或乙腈-磷酸二氢钾缓冲盐(pH=3.0);体积流量为1.0 mL? min-1;柱温:30℃;进样量:10 μL。
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对照品4′′-羟基白芍苷10.3 mg,氧化芍药苷10.4 mg,白芍苷10.8 mg,芍药苷18.6 mg,paeonidanin 14.9 mg,白芍苷R1 8.1 mg,用甲醇定容于50 mL容量瓶中,配成浓度为206 μg?mL-1, 208 μg?mL-1, 216 μg?mL-1, 372 μg?mL-1, 298 μg?mL-1, 161 μg?mL-1的混合溶液,即为对照品溶液。
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采集的芍药种子,脱壳机脱壳,收集芍药籽仁和籽壳,将籽仁和籽壳置于100℃的烘箱中烘3h。将经过烘干的芍药籽壳和籽饼粕粉碎,过60目筛,分别精密称取10.00克样品,用滤纸包好,加入100mL甲醇为提取溶剂,采用索氏提取器回流提取4h。回收提取液,冷却后,滤液用0.45?m的微孔滤膜过滤,定容于100mL容量瓶中,即为供试品溶液。
3 实验结果
3.1 吸收紫外波长的选择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制备的6个单萜苷标样溶液在波长200~400 nm间扫描进行全波长扫描。可以看出4′′-羟基白芍苷和氧化芍药苷在260 nm处有明显的吸收峰,白芍苷,芍药苷,paeonidanin和白芍苷R1在232 nm处有最大吸收峰。因此,本测定方法的吸收波长采用变波长法测定,根据保留时间,测定4′′-羟基白芍苷和氧化芍药苷时选择260 nm波长,测试白芍苷,芍药苷,paeonidanin和白芍苷R1等时选择测定波长为232 nm。所以HPLC的检测波长为(0~7.5 min) 260 nm, (7.5~22 min) 232 nm。
3.2 洗脱流动相的选择
由于单萜苷类化合物含有较多的羟基,这些羟基与固定相作用较强,会导致拖尾。所以文献报道分离芍药苷等单萜苷类的流动相多为乙腈-磷酸水体系[1-3]。本文优化了乙腈-磷酸水体系作为分离流动相的分离效果。发现仅仅乙腈-磷酸水体系难以实现对4′′-羟基白芍苷和氧化芍药苷两种单萜苷的分离。我们参考苷类分离方法的文献[4]报道,对乙腈-磷酸二氢钾缓冲盐体系对单萜苷类的分离体系进行了优化,最终选择乙腈-
文档评论(0)